一、食品添加剂
(一)亚硝胺类
亚硝酸盐是最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同时保持肉色鲜嫩。它主要用于熟肉食品,如火腿、烤肉、香肠、午餐肉、腊肠、咸牛肉罐头、熏鱼、鱼罐头等,有时在腌制鱼、肉时,也使用硝酸盐作为发色剂和防腐剂。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它与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胺类物质结合,形成亚硝胺,后者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开始时,人们发现亚硝胺能引起大鼠肝癌,后来有人使用亚硝胺衍生物,诱发了大鼠的食管癌。人类某些癌肿的高发区,往往是亚硝胺高摄入区,我国河南林州市是有名的食管癌高发区,那里的居民有喜食酸菜的习惯。酸菜是一种霉变发酵制作的腌菜,科研人员发现其中亚硝胺含量很高。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亚硝胺,很容易溶解于唾液而进入体内。啤酒中含有少量亚硝胺,是大麦在加热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其中一部分还来自啤酒花。此外,人体内还合成亚硝胺,主要的场所是口腔和胃。因此建议:①少吃腌制、熏制肉食及其他亚硝胺或其前体物质丰富的食品;②腌制的鱼、肉在食用前,应在阳光下曝晒半小时,让阳光中的紫外线把亚硝胺分解掉,或再经过浸泡、冲洗;③勤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口腔中因细菌活动可能产生的亚硝胺;④维生素C具有阻止亚硝胺合成的作用,同时又是一种抗氧化剂,无毒副作用,可根据情况适量补充。
(二)色素
常用色素的食品、饮料有各种糕点、糖果、肉制成品、烤制食品、清凉饮料、冰淇凌、冰糕、果子冻、果子汁及快餐食品。不少食品色素有毒,许多还具有致癌性,常见的致癌部位有肝脏、乳腺组织。色素有人工合成的,也有天然的。人工合成的色素大多来自煤焦油,天然色素也并非绝对安全,超过一定的量也会出问题。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尽可能少接触它们,不买不吃颜色过于鲜艳的糕点等食品、饮料和酒。现在的一种趋势是使用呈现食品原色的色素越来越普遍,给辨别造成一定困难,折衷的办法是少吃制成食品,少喝饮料。对过于浓艳、过于芬芳的化妆品要警惕,最好少用。
(三)甜味剂
糖精是一种矿物质,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00~700倍,无任何营养价值,食入后很快随尿排出。不过有迹象表明,它能引起人类的癌症,而且证据越来越充分。糖精能引起实验动物的膀胱癌,它既然能使动物致癌,说它对人类绝对安全则缺乏说服力,所以不少国家还是主张禁止使用糖精。目前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忧糖精食品,只要不大量和长期使用就行了。
二、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也是饮食致癌的重要来源,主要有:
(一)农药
市售的水果及蔬菜经常含有农药残毒,它们也会进入由这些农产品加工的食品中。这些农药残毒有很多可溶于脂肪,食用前用柠檬酸或其他较弱的酸冲洗,可将有些农药残毒除掉。然而,因为很多农药留在水果和蔬菜表皮之下,所以去皮时要削得深些,以免吃进农药。已知有机氯农药能引起小鼠肝细胞瘤,有机磷农药在动物模型研究中表明有致癌性,不少科学家认为,某些农药,对人类有很大的致癌性危害。
(二)真菌污染
黄曲霉素是黄曲霉产生的强致癌物。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常常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因此,坚果、粮食、种子在收割和贮存时应保持干燥。已证实黄曲霉毒素能使大鼠和动物园中的熊产生肝、肾癌以及少数的结肠癌。建议不要吃没有完全干燥并有发霉迹象的坚果、玉米、粮食和种子,也不要吃发霉的面包。从发霉的面包中分离出来了很多种真菌,发现有3种能使大鼠产生癌瘤。
(三)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是加工食品中常见的普遍污染物,食物经烟火熏烤或油炸后,可以产生苯并芘。世界卫生组织证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加热会产生苯并芘。
另外,烹调过程中形成的致癌物虽然不是污染所致,但也可能导致癌症。不少人喜欢吃带焦渣的食品,但焦糊的部分常含有致癌物,这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焦化形成的。科学家们曾报道,烤牛肉、鱼等食物其熏黑、烤焦的部分,含有强烈的诱变剂,有人发现有不锈钢盘煎牛肉饼,200°C时即迅速形成诱变物质。温度升高,诱变物含量成倍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