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治疗冠心病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及支架介入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各有长短。服药并不能改变血管狭窄的状况,但药物仍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及重要手段。过去在心脏血管发生狭窄的情况下,就要考虑做心脏搭桥手术。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血管存在狭窄(70%以上)或闭塞的时候,可以考虑支架介入治疗。但是当冠脉病变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冠脉搭桥则成为唯一治疗手段。
支架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是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简单的说,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过程是穿刺血管,使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导管,结束手术。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一般在穿刺24小时 后就可以下床,手术过程并不 复杂。一般术后三天即可出院。大多数无症状心肌缺血或轻微心绞痛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或24 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证实有显著缺血的高危患者,为了保持其体力劳动和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或致死性心脏事件的风险,如冠脉造影有严重病变,均可考虑选择冠脉支架术。该类病人成功率高,致残或致死率低。许多中到重度稳定性心绞痛或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不理 想者,通常适合做冠脉支架术。该类患者多数有单支或多支冠脉病变,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风险小,术后心绞痛缓解明显。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血流严重减少和突然停止 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主要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支架术是非常有效的重建冠状动脉灌注的手段,适合9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能进一步扩大冠脉介入治疗的结果。该方法可获得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即刻效果, 使更多的心肌得以保护, 心肌缺血时间更少,患者受益更多。如果患者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接受全面麻醉可能会有危险,不适合接受常规体外循环搭桥,而应选择支架治疗。
支架手术过程
心脏血管狭窄部位和X线显像
球囊进入狭窄部位和球囊扩张
支架进入及释放过程
造影剂显像确认 冠脉处理效果
搭桥手术
搭桥手术顾名思义,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阔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 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如果病变血管较多,选择介入治疗则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如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若行普通支架手术,出现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较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搭桥过程
1、全身麻醉,锯开胸骨, 抽取部分乳内动脉,或取大隐静脉作为桥接血管
2、建立体外循环,灌注心肌保护液
在心血管阻塞处施搭建新血管
恢复心肌供血及全身血液循环
支架植入术是通过导管技术完成的,仅需要局部麻醉,创伤小、痛苦轻,可短期住院。同时,为人们所顾虑的支架内再狭窄问题,也因药物支架的使用而发生率明显降低,由原来金属裸支架的17%~30%,下降为目前药物支架的10% 以下。而外科搭桥手术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彻底治疗100%闭塞的冠脉病变, 需要再次血运重建者较少。但是,冠脉搭桥术要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开胸,暴露心脏和主动脉,手术创伤较大,住院时间长,恢复正常活动相对较慢。
在接受支架手术的患者当中, 18个月内有30%需要再次手术, 而接受搭桥手术的患者只有5%需要再次手术。支架手术的长期生存率是98.2%,而搭桥手术为98.9% 三处动脉阻塞而接受支架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三年内的死亡人数是用搭桥手术治疗者1. 56倍。两处阻塞的死亡人数是用搭桥手术治疗者的1. 33倍。因此,只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患者才能得到最有利的治疗。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医生根据病人的冠脉病变情况、病史、体征和各脏器的功能状态综合评定来 确定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是决定搭桥或支架术的先决条件,而患者各脏器功能状态(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功能等)也是选择手术的必要条件。
当然并不是所有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都需要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但轻重有很大差别。最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其发育不良而不能建立良好的血液循环,心脏的结构不适合在正常环境中生存,所以出生后很快死亡,应马上手术有救活的可能,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下广大农村是做不到的。还有的就是患儿虽然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很轻,对血液循环影响小,或是仅仅有无害性杂音,一般也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此看起来先天性心脏病只是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得到手术救治的机会,并从中受益会更大一些。
确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机要综合考虑
关于最佳手术时间,同一种病不同的病人,同一种病在不同的年代,同一个病人不同的时间,同一个病人相同时间在不同医院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一定要结合具体疾病、病人具体情况、医院设备和技术力量进行综合考虑后决定。但主要有两种情况:
尽早手术:一般来讲,0.5-1岁以内,或刚出生后就可手术。但毕竟存在不少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年龄越小,危险性就越大。但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早期手术,否则失掉良好的手术机会,如大动脉转位、主肺动脉窗、严重肺动脉瓣狭窄等,由于血液循环的难以维持或大量左向右分流,婴儿期反复肺部感染伴心力衰竭不易控制,易发生阻力型肺动脉高压,因此应及早完成手术,或先行姑息性手术,一段时间后再做根治性手术。
2-6岁手术:适合一些对身体生长发育及心脏影响较小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小的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考虑有些室间隔缺损可以随年龄增长自然闭合,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提早手术的趋势。对有先心病的患者,目前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如患儿的情况好,医院及术者经验丰富,手术死亡率已趋近于零。其他复杂畸形,如心内膜垫缺损、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室双出口、单心室等手术亦能取得比较好的结果。
小孩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之前注意别患感冒
已经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因年龄或其他因素需要等待手术的患儿,等待手术期间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活动量不能太大,以减轻心脏负担。要合理安排膳食,患儿宜少食多餐,食品要多样化,易于消化,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要注意周围环境干净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感冒或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有感染或做小手术、拔牙等,都要使用抗生素。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如有发热数日不退,要及早请医师诊治,防止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定期去医院心脏专科门诊随访,依不同阶段调整休养治疗计划,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