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因各种躯体或精神不适感,或强烈的内心冲突,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而苦恼。神经症一词最初由W?卡伦于1769年提出,认为它是因功能障碍而造成的感觉、运动异常。19世纪末D?让内将神经症分为癔症和神经衰弱两大类。20世纪初S?弗洛伊德将神经症分为现实性神经症、精神神经症、混合神经症和边缘病例4大类。1968年再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I)认为焦虑是神经症的重要特征。新版DSM-III-R(1987)则把各种神经症归类于情感性障碍、焦虑性障碍、人为性障碍、躯体性障碍和分离性障碍之中,不再强调使用"神经官能症"这个名称。《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1989)把神经症分为: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癔症性神经症等。其共同特点是:(1)常因不健全的个性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起病;(2)可表现为精神和躯体症状,但检查不能发现器质性病理形态变化;(3)除部分癔症病人外,一般意识清楚,病人与外界没有失去联系;(4)病人对疾病状态有自知力,要求治疗,人格一般没有障碍,也不会把自己病态的主观体验和想象的东西与外界现实相混淆,行为虽可有改变,但一般仍然可以保持在社会许可的范围之内。这组疾病可急可缓、症状多样,病理体验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病后给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常常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公认的解释,一般来说同精神因素、个体素质、躯体因素等有关。不过,对神经症发病机制的心理学研究已有较长历史,以下是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其的不同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解释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是理解所有神经症的关键。当本我的情欲与攻击驱力和超我要控制和调节这类驱力发生冲突时,自我如果不能运用理性机制来调节它们的冲突以及缓解冲突引起的焦虑,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避免焦虑,如压抑、投射、反向形成、固着等。假如这些防御机制不足以抵御或缓解这些焦虑时,为了替代本能欲望冲动,神经症性冲突就产生了。由于本我要寻求的表现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恐惧、焦虑。所以,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神经症最基本的核心症状。当焦虑转换为躯体症状时,则表现为癔症的转换性症状;焦虑被分离出意识时,则表现为癔症的分离性症状;当焦虑被转向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则表现为恐惧症;当焦虑被隔离开时,则表现为强迫症;如果焦虑被直接体验,则表现为焦虑。这些症状可理解为"妥协形成"或自我企图来整合自我驱力、超我与现实的结果。
在精神分析看来,从上述理论假设出发,有两类情况最容易引发神经症:恋母情结和性心理发展的固恋。下面就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由性心理发展的固恋而引发的神经症。这类神经症的出现,通常表现为固恋或退行于其性心理发展的某个早期阶段。这些疾病可能由于病人遇到与早期生活中的创伤性经历相应的现实境遇所激发。潜意识幻想与情感被激活,复苏了原来的矛盾冲突。由此推论,可能由于这种固恋,个体到了成年仍保持完美主义的和仪式的行为,如患强迫性神经症的人被认为是固恋在肛门欲水平。
2、新精神分析的解释
新精神分析学说批评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观点。荣格把神经症的行为看作是个人的无意识情感和集体潜意识之间错综复杂冲突的结果。集体无意识是全人类所积聚起来的智慧和动机。阿德勒认为神经症是一种广布的使人虚弱的"自卑情结",是一个人在企图得到主宰他的环境和生活而未获得成功的结果。埃里克森提出焦虑是儿童心理社会发展失败的结果。他主张每个儿童为了学习自我控制,进取精神和信任,尤其为了要确定他们自己的同一性,都有必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如果儿童没有细心关怀的父母来抚育,而是遭到忽视、抛弃、敌视和心理矛盾,这些感觉使儿童面对生活中正常的紧急事件时会产生焦虑,长大后就会不信任别人,不信任周围环境,尤其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如果父母独断地制定绝对而详尽的规定或僵硬的要求,将会产生下述两种反应之一:反叛或因敌意和攻击所引起的焦虑,儿童表面上顺服但实际上内心会感受到这些情绪。儿童无法包容这些焦虑就可能会表现出抑制紧张的反应,这种反应妨碍儿童涉入一般的日常活动。儿童失去那些满足,下一步非常可能的就是焦虑异常的发展。这样的人不能清楚认同自己的个性,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并产生神经症的心理防御症状来帮助他们去应付所看到的世界。
3、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不但人类正常的行为方式是刺激―反射的结果,病态的行为反应已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神经症的产生可能就是如此。
经典的条件反射的模式把恐怖症看作是学得的恐惧反应。华生做过一项实验,一个名叫Albert的小男孩年仅九个月,身体健康,天不怕地不怕。他们趁Albert不注意的时候,突然敲响一面铜锣,这声突如其来的巨响终于把小Albert吓哭了;不仅如此,配合铜锣刺激,他们还使Albert学会了对先前并不害怕的小白鼠产生了恐惧反应;经过3个月的反复实验,这种恐惧反应甚至进一步泛化到狗、兔等动物或皮毛衣物等。
操作条件作用的观点是,受到强化的行为就容易保留下来。这在强迫性神经症中看得最清楚:强迫礼仪常常是一种可减轻充满恐惧的强迫性思维的行为,所以不管这个行为多么愚蠢或不合理,它还是继续下来。例如,患有强迫性核查症状的病人,会不断地检查他们是否把门锁好,是否把衣服叠好,是否把灯关掉等等。他们需要以固定的、礼仪式的方式把各件事情做"好",他们被这种需要困扰着。Roper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以了解被试的检查反应。在被试的仪式动作前后对他们进行估量,可以发现核查前焦虑有明显的增长,而在核查后焦虑有所减轻。这说明他们的强迫性核查行为在得到强化。通过强化习得的神经症行为可能"有意义",也可能是偶然的结果。研究发现,有复视等癔症症状的飞行员似乎有一种与焦虑来源直接有联系的症状;与此相反,许多强迫症状只不过是变化不定的意外事件的结果。
社会学习的论点扩展了强化这一概念,认为神经症行为可能引来许多不同的和微妙的好处。神经症的行为可能使他们"得到好处",因为这些症状唤起同情、注意及其他社会性声援。有些人可能不知不觉地组织了他们的环境,使得只有适应障碍的行为及病态的自我感觉才能得到强化。他们遭到拒绝并使他们感觉不合意和焦虑,他们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和他人相互影响。他们以一种令人厌烦的方式来与人交往,使正常人躲避他们。结果在培养善良性格和积极反应方面,他们得到的社会性强化很少,而只有当他们取得别人对抑郁、焦虑及其他症状同情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才得到强化。
正如儿童靠模仿父母学会语言、餐桌上的礼仪、甚至微妙的人格特点一样,也可同样的学会神经症的行为。许多类型的神经症似乎都有家族性。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神经症行为是遗传得来的,可能的解释是儿童仿效或摹拟其父母的神经症形式。这些不良的观察和模仿会进入儿童的生活而成为儿童的焦虑基础。儿童可能会在没有具体焦虑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焦虑的情绪反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者还认为,既然病态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后天习得和强化形成的,那么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刺激与新的条件反射来取代病态的行为。此后,Wolpe的交互抑制学说和系统脱敏疗法、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理论和厌恶疗法、阳性强化法等等,均是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而发展建立起来的。
4、人本主义的解释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地拥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是由于环境因素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干扰与阻碍,才会使得这些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是个人性格形成与认识格局出现歪曲和畸变。临床所见的神经症,都是成长的缺陷,就其本源,都不过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实现,去体现他自己的能力。如当个人的自我观念与外界价值观念发生势不两立的冲突时,便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为了应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里防御机制,尤其是合理化作用、退化作用和逃避作用等方法。这些措施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与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发育,这种状态的极端便是精神病。
因此,神经症的心理治疗也就是要求治疗是从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出发,和患者一道创作一种有益的、合理的气氛,通过真诚的理解、尊重来帮助病人恢复真实的自我,释放自我实现潜能,使已趋混乱、迷惘的心理活动恢复和谐与理性。
5、格式塔的解释
格式塔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于个体不能使其生存方式整合起来造成的。患者不能面对此时此地的现实生活,坚持实行从儿童期带来的各种刻板、禁例、期待和完全异样的生活目的。在格式塔学派看来,每个人若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就要与别人接触,并感到自己属于他们。要达到这个目的,人就发展了社会性。如果儿童期过得好,将来就能适应环境并有能力。如果个体因父母的教养错误,多年来一直处于虚弱状态,他长大成人后就会变得焦虑和脾气变化无常,结果就形成神经症的性格结构。
6、认知心理学的解释
认知心理学家强调,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如一个人在山上遇见老虎,感到恐惧,但在动物园见到笼中之虎,则不会害怕。即通过对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才产生情绪反应。正常的认知方式产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则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症、焦虑症)。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由于神经症患者有特殊的个体易感素质,因此常常做出不现实的估计和认知,以致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与频度,便出现疾病。
创立认知心理治疗的美国心理学家Beck认为,一些神经症患者有许多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如抑郁症的患者认为自己无能、有缺陷,常常把不愉快的体验归咎于躯体、心理或伦理道德上的缺陷;认为自己不受欢迎,给别人带来麻烦、累赘,自己不应享受人的待遇;认为世道太艰难,"人间不公平";对前途也是一种负性的评价,认为目前的处境会持续下去,前途无望,一筹莫展,将来的生活充满艰难、失败。他们的认知方式为:①非此即彼。认为不成功则成仁,看不到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②灾难化。出了一点问题就认为到了"世界末日",自己哪怕有一点点不适,便认为是患了不治之症。③以偏概全。把一时出现的事情当成会持续发生的事情,或以小见大,把枝节、部分当作全部。④选择性。病人往往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一面,而忽视其他相反的证据;只看到事物的阴暗面,只看到缺点与挫折,只回忆自己失败的经历,而忽视事物的正面和成功的经历。⑤先入为主。在毫无根据或仅仅有似是而非的证据下突然冒出一个结论,作为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分析事物。⑥情绪推理。没有事实根据,仅凭情绪或感觉下结论,即所谓"跟着不良感觉走"。⑦个人化。把一切错误、责任归咎于自己,即使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也如此。抑郁症患者的这些认知方式更多见于有抑郁个性素质的人,即神经症性抑郁患者;也见于其他神经症如焦虑症患者。所以,认知心理治疗重在分析与改变病人这些错误的认知方式。
7、社会学的解释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神经症是工业化社会和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特有的产物。人们患有焦虑、强迫动作或恐怖症,是因为竞争、孤独和其他精神压力造成的。在美国,研究者们曾集中分析神经症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一份系统的流行病学报告表明,神经症在中产阶层比下层阶层中多2-4倍。原因在于中产阶层生活的特殊情况:他们要求有学位、较高的薪水、较优越的住房条件和其他物质财富等。这可能是神经症发病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也有研究表明,癔症在受教育少、经济收入低的人群中较为多见,而疑病症在较贫穷的老人中较多见。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对身体及其机能似乎越来越注意,从而容易把许多岁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焦虑和精神压力转变为身体症状。
以上是各心理学流派对神经症的解释,不难发现,各个流派观点不尽相同,因此,几种观点结合往往是对神经症最好的解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