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碘和人们的关联,不得不说一个关键的部位――甲状腺。这个神秘的小东西可曾闹过不少笑话。希腊人曾认为它是“气管肿大、突出到颈部”的器官。因为在很长时间都不明它的作用,十七世纪时,甲状腺还曾被当作“填充喉管前的空间、使颈部不会凹陷下去”的天然“饰品”。 十九世纪,某些人甚至认为甲状腺是一个“血液缓冲器”,能避免激动时大量血液突然由心脏冲到脑部。更无厘头的想法还有“甲状腺是个装虫的袋子,虫或虫卵可由此进入食道,帮助消化”……
装满激素的小袋子
虽然这些科学史上的笑话已变得越来越冷,你可知道它到底做什么用的呢?这就要请上我们的神秘嘉宾――甲状腺激素了。先讲讲它的身世:甲状腺先偷偷在自己体内贮存了大量的激素前体(足足可供人体使用100天);然后,它将肠胃吸收的碘巧取豪夺过来(每天人体吸收的碘有20~30%被甲状腺摄取);最后,在各种酶的煽风点火下,碘和甲状腺激素前体华丽地一结合,甲状腺激素就产生了。
甲状腺激素在人体中含量甚微,只能以“μg”(微克,1微克=1/1000000克)来衡量,但作用却很大: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可谓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基础的基础。这些作用看上去难以理解,我们不妨看看甲状腺激素一旦失去平衡会怎样
“三星堆怪人”皆由甲亢来?
2008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人面面具――“纵目”。这面具长得奇特:眼球呈圆筒状向前伸出,舌尖外露,下颌略向前伸。这怪异的形象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难道这个怪异面具描绘的是外星人吗?
无独有偶,三星堆同时出土的还有青铜立人像,也是眼睛突出,更兼有脖子粗大、身材消瘦的形象。根据这些特征,有些人推断,这或许是古代蜀人因为缺碘而罹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表现。事实上,作出古代蜀人多有患甲状腺肿的推测,也并非全是捕风捉影,古代蜀地多食岩盐、井盐,因为当地土壤、矿物中缺碘,加之通过其他食物途径补碘不易,所以很可能因为缺碘而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后来的蜀人走出大山,活动地域扩大,碘的摄入多了,或许正因为如此,“纵目”形象也就再也不见了。
春困?当心是甲减!
于此相对,还有一种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它与甲亢正好相反,是甲状腺“怠工”造成的:激素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全身代谢减低。甲减的发病率约1.0%,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近期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表明,在当次调查的10大城市居民中,甲减患病率显著增加,已达6.5%。
譬如,如果你常常“春困”,懒洋洋、容易犯困、整个人都提不起精神,或许就有可能是甲减的症状。因为甲减发病隐匿、病程较长,病情轻的早期病人可能并没有特异症状。也就是说,可能你还没感觉到什么,自己就已经患上甲减啦!
与一般由于疲劳或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困不同的是,甲减引起的困倦感是无法轻易消失的。即使你请假休上几天,躲在家里闷头大睡,或是不管领导的白眼,睡到太阳晒屁股再起床,又或者说去及时进补一场,也无法缓解这种困倦感。有不少甲减患者,都是由于甲减引起的困倦和乏力,导致无力上班,无力打扫,无力辅导小孩做功课,甚至无力去挤公交抢位子,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被家里人逼着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得了甲减了。
甲减的症状很不明显
就如同无法缓解的“春困”一样,甲减的其它大部分症状和体征与很多疾病相类似,也因此常常被漏诊,如:怕冷、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抑郁、便秘、月经紊乱或不孕、关节或肌肉疼痛、毛发或指甲变薄变脆,或皮肤干燥、脱皮屑,等等各类代谢减慢、整个机体像是要“冬眠”似的状况。
当然了,仅仅这些不能说明你就甲减了,还是要去医院检查才算。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出现黏液性水肿面容,无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等,各大系统都会出现明显病变状态,甚至引起昏迷、痴呆或昏睡等等。
即使不是上述的严重甲减后期,而仅仅是亚临床甲减,仍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尤其对妊娠期妇女来说,这个阶段的甲状腺健康尤为重:除了短期危害,还很有可能影响后代智力发育。因此,如有不适,赶紧去医院的内分泌科检查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