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术后第1周康复训练计划
1、训练方案
训练时间
每日
训练次数
2、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15分钟
2
N绳肌等长收缩
15分钟
2
髋内收肌等长收缩
15分钟
2
3、活动度训练
髌骨内推
15分钟
2
4、理疗
股内侧肌电刺激
15分钟
2
表2 术后第2周康复训练计划
1、方 案
时 间
(分钟)
每日
训练次数
2、肌力训练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15
2
绳肌等长收缩
15
2
髋内收肌等长收缩
15
2
3、活动度训练
膝关节被动活动0o~90o
30
2
髌骨内推
15
2
4、理疗
股内侧肌电刺激
15
2
5.本体感受器训练
固定自行车
15
2
表3 术后第3~4周康复训练计划
1、方 案
时 间
每日
训练次数
2、肌力训练
直腿抬高(内旋,外旋,外展位轮次进行)
30分钟
2
N绳肌抗阻收缩
15分钟
2
提踵训练
15分钟
2
3、活动度训练
全范围被动活动(0o~120o)
30分钟
2
4、本体感受器训练
固定自行车
30分钟
2
平衡板或软垫(双腿,支具限制活动范围于0o~40o)
15分钟
2
5、肌肉牵张训练
膝后肌牵张
15分钟
2
髋周肌,踝周肌牵张
15分钟
2
术后第二周,开始膝关节0o~90o范围内的被动伸屈活动,和短时间的本体感受器训练(表2),每天训练时间共4小时。
表4 术后第5~6周康复训练计划
1、方 案
时 间
每日
训练次数
2、肌力训练
直腿抬高(内旋,外旋,外展位轮次进行)
30分钟
2
N绳肌抗阻收缩
15分钟
2
提踵
15分钟
2
0o~40o半蹲
30分钟
2
3、活动度训练
全范围被动活动(0o~120o)
30分钟
2
4、本体感受器训练
固定自行车
30分钟
2
平衡板或软垫(双腿,支具限制活动范
围于0o~40o)
15分钟
2
倒退走
15分钟
2
5、肌肉牵张训练
膝后肌
15分钟
2
髋周肌,踝周肌
15分钟
2
术后第三周和第四周,进行全范围的被动活动度训练,本体感受训练每天增加到90分钟,并增加下肢肌肉牵张训练,每天训练时间共5小时30分钟(表面淬火)。一般建议患者使用家中健身器上的固定自行车,或者用儿童自行车翻转后作固定自行车使用。自做平衡板,或者利用家中沙发进行本体感受器训练。
术后第五周和第六周,增加0o~40o半蹲活动发同时训练股四头肌和胭绳肌(表4);开始倒退走;用患侧单腿支撑,在平衡板上进行练习,每天训练时间共7小时。
表5 术后第7~12周康复训练计划
1、方 案
时 间
每日
训练次数
2、肌力训练
直腿抬高(内旋,外旋,外展位轮次进行)
30分钟
2
N绳肌抗阻收缩
15分钟
2
提踵
15分钟
2
0o~40o半蹲
30分钟
2
3、本体感受器训练
固定自行车
30分钟
2
平衡板(单腿,支具限制活动范围于0o~40o)
或软垫上慢跑
30分钟
2
倒退走
30分钟
2
4、肌肉灵活性训练
侧向活动
30分钟
2
术后第7~12周本体感受器训练时间进一步增加,并增加肌肉灵活性训练(表5),共6小时。
表6 术后第13~6个月康复训练计划
方 案
时 间
每日
训练次数
1、肌力训练
0o~40o半蹲训练
30分钟
2
2、本体感受器训练
平衡板或软垫
30分钟
2
3.灵活性训练
侧向跑
30分钟
2
后退跑
30分钟
2
对于一般患者,在前6周强调休息时将膝关节在完全伸直位固定,下地行走时亦须用支具将膝关节锁定于完全伸直位保护。第7~12周可以在支具保护下,自由伸屈膝关节,但强调使用支具以减小训练活动中的侧方应力。如果进行了半月板修补,或者进行了软骨下骨钻孔,则于术后第1周进行CPM机操练,每天1~2小时,并在术后第7周开始负重。
表7 术后第7~12个月康复训练计划
方 案
时 间
每日
训练次数
1、本体感受器训练
平衡板
30分钟
2
2、灵活性训练
侧向跑
30分钟
2
后退跑
30分钟
2
前向变速跑
30分钟
2
术后13周~6个月,以本体感受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为主,每天4个小时(表6)。术后7~12个月,以本体感受训练和灵活性训练为主,增加变速跑活动(表7)。
在康复中后期(术后4~12个月),每天4小时的康复训练计划不是一种苛刻的规定,在随访中根据各项能力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本方案以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一般运动能力为目的,对于从事运动的患者,需要根据其所从事运动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灵活性训练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