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保护和锻炼你的膝关节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中老年朋友经常会遇到膝关节痛,若掌握一些合理的膝关节的按摩和功能锻炼方法,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达到保护膝关节的目的。可能你也会顾虑锻炼会导致膝关节损伤和疼痛,但其实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的锻炼,增加其强度,保持其弹性是预防关节损伤的最佳途径。只要循序渐进方法得当的锻炼,会使你的关节更健康。锻炼后肌肉酸痛很正常,但如果疼痛持续或者关节疼痛,就要找专科医生就诊。 如何保护膝关节 一、给关节做好保暖,避免寒冷及空调冷风刺激。首先,防寒保暖是最容易做到的。关节不好的患者平时可以做做热敷,但要避开急性炎症发作阶段。急性炎症发作期表现为关节肿胀、发热甚至发红,这个时候是不适合热敷的,否则会加重炎症反应。热敷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盐袋等,温度控制在40℃~42℃,热敷一次20分钟即可,老年人对温度不敏感,注意避免烫伤。二、合理使用护膝。生活中,很多膝关节不好的患者习惯戴护膝,护膝短期使用没问题,既对局部保暖,又能保护关节的稳定。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佩戴保暖性护膝是比较合适的,不要佩戴弹性较差、包裹过紧的护膝。过紧的护膝容易加重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小腿以下部位的浮肿。同时,如果长期佩戴弹力护膝,会出现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废用,更不利于关节疾病的恢复。三、避免不良运动和生活习惯对膝关节的损害。膝关节是负重关节,过度的反复高强度负重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特别是髌股关节的磨损,从而出现关节炎的症状。生活中,爬楼、爬山、蹲跪劳动这些都是增加关节负担的动作,要尽量避免。在冬季,关节、韧带僵硬,参加运动前一定要热身,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拉伸再“工作”,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四、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鱼虾、海带等,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营养软骨及关节,也可以帮助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哪些锻炼对关节好 坚持合理、适量的运动,不但促进血液循环,还能锻炼肌肉,改善神经、肌肉、关节的新陈代谢,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像游泳、骑车、散步,甚至慢跑,都不会造成关节的损害。已有关节炎的患者,平时可以进行哪些运动来改善关节症状呢? 首先,强有力的大腿肌肉会增加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训练会明显改善膝关节的症状。大腿肌肉力量训练以股四头肌即大腿前方肌肉力量训练为主,但在练习过程中要避免反复屈伸膝关节,这样反而会加重其他关节的磨损。 另外要尽可能的保持膝关节最大屈伸角度,经常进行锻炼,保持膝关节功能。 上了岁数以后,很多老年朋友都有膝盖酸痛的症状。这里推荐几个十分简单易学的方法,每天只需抽空锻炼一下,坚持一段时间,膝盖的症状就有明显减轻改善。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几种简单有效的膝关节锻炼方法:
1、热身
在锻炼之前先热身,以避免受伤。你可以先坐在椅上,双膝屈曲,用两手的掌指面分别附着左(右)腿两旁,然后稍加用力,沿着大腿两侧向膝关节处推擦10―20次,双腿交替进行。而后尽量放松双腿,双手半握拳,用左右拳在膝四周轻轻拍打50次左右。随后也可以将双手掌心分别放在膝关节髌骨上,五指微张开紧贴于髌骨四周,然后稍用力均匀和缓有节奏地按揉髌骨20―40次。
2、屈伸锻炼
仰卧位,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用双手将大腿固定5―10秒钟,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两腿交替进行。重复进行10―20次。或者俯卧位,将一侧腿屈膝靠向臀部,双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环绕踝部),逐渐将下肢向臀部牵拉,并保持这一姿势5―10秒钟,然后放下,双腿交替进行。反复练习10―20次。
3、静力收缩
仰卧或坐位,保持腿伸直,主动收缩大腿前方的肌肉,每次维持肌肉收缩10秒钟,再放松5―10秒,每组做10次,每天做10组。
4、直腿抬高
如果你的膝关节状态不是非常好,可以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这个直腿抬高可以锻炼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同时对膝关节基本没有压力。具体做法是:躺在床上或垫上,两手自然地放在身体左右两侧。弯曲一条腿,另一条腿伸直抬起,达到另一条腿膝关节的高度,保持5秒钟左右的时间不动,然后慢慢放下。休息2―3秒后,再往上抬腿,重复同样的动作。每天三组,每组10―15次,可双腿交替进行。如果慢慢感觉太轻松了,可在踝部增加重物,比如用大米做一些沙袋,重量逐步增加。
5、坐位伸膝
如果您平时有腰痛的毛病,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进行。具体方法是:坐在椅子上,将双足平放在地上,一条腿的膝盖弯曲,使大腿与小腿呈90度,另一条腿逐渐将膝关节伸直,并抬离地板约10公分(注意伸直的那条腿向上抬时,膝盖不要弯曲),静止5秒左右后再慢慢放下。休息2~3秒。同样每天三组,每组10―15次,可双腿交替进行。
6、站立屈膝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后侧肌群。面对椅背站立,手扶椅背。向后抬起一只脚至膝关节弯曲90度,保持3秒。每天3组,每组15次。如果慢慢这个动作太轻松了,可在踝关节增加重物,比如一瓶矿泉水或米袋,重量逐步增加。
7、直腿后伸
俯卧。收紧臀部、大腿和小腿后侧肌肉。抬起一条腿,保持35秒,放低,重复。做10―15次然后换腿。同样也可以在踝关节增加重量。这个动作不会导致腰痛,如果出现腰痛,及时停止锻炼。
8、靠墙静蹲
这是一项非常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加大腿前方的肌肉力量,从而减轻髌骨在半蹲时受到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髌骨软骨的作用。如果坚持锻炼,既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也可以对已经患病的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适合于工作繁忙、缺少锻炼时间的年轻人,以及绝大多数大腿相对比较有力的中老年人。
背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慢慢弯曲膝关节,背与臀部紧靠墙壁。保持10―15秒。蹲的不能太深,不要超过90度。如果某个角度膝前疼痛明显,可以通过调整避开,不然会损伤膝关节。每天5―10次,可以逐步延长每次锻炼时间。
静蹲这种方法,因为采用了静止不动的锻炼方式,所以不增加关节损伤,一般不引起疼痛,所以既合理又容易坚持。另外,这种方式在哪里都可以锻炼,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
9、踮脚
手扶椅背或者楼梯扶手站立,努力慢慢踮起脚尖,到达最大程度,保持3秒再慢慢放下。每天3组,每组10―15次。如果踮的容易,可以抬起一只脚,单脚锻炼。
10、侧方抬腿
侧卧,屈曲下面的腿,伸直上面的腿。将上面的腿向外侧抬起至45度,保持3―5秒,徐徐放下。做3组,每组15次。然后换另外一条腿。这一动作可以增加膝关节侧方稳定性。
注意事项:
以上这些方法不用每个都照做,可以选择几个你比较适合的方法坚持锻炼。按照这个运动处方,坚持2~3周就应该感觉膝关节症状出现明显减轻。
这些动作是都不会导致关节疼痛的。在锻炼后肌肉酸痛是正常的。但在锻炼中如果出现关节肌肉尖锐的疼痛、突然的疼痛就说明有什么不对了,你要马上停止锻炼,有必要的话联系关节专科医生。
“快乐行走,健康生活”,这句话是一直对患者讲的,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走路时不疼痛,是健康生活的最低标准;二是说只有坚持快乐地运动,才能保持持久的健康。
希望我们都爱护关节,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