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应用超声乳化仪、通过微小切口粉碎和吸出白内障的一种手术方式。该手术具有切口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公认治疗白内障的最先进的手术方式。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原理是通过超声乳化手柄经角膜或巩膜的切口进入眼内,其前端的超声针头在术眼内产生超声能量将晶状体粉碎成乳糜状,并借助能保持眼内恒定液流的灌注抽吸系统,吸除乳化的晶状体组织。
在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主要包括:①手术时机的评价:当患者矫正视力低于0.3时,或者白内障明显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时,可考虑施行手术。②手术难度的评估:对病人进行术前检查,了解白内障的混浊类型及核硬度、晶状体囊膜完整性、瞳孔可散大程度、角膜透明度及前房深度等。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检查、眼压测量、角膜内皮细胞检查、人工晶状体测定等。另外应排除引起手术风险的全身性疾病。③术后效果的评估: 主要排除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其他眼病,可借助一些特殊检查,如激光视网膜视力、B超检查、视网膜电流图(ERG)、视皮层诱发电位(VEP)、激光视网膜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等。
手术物品的准备:超声乳化仪是完成超声乳化手术最重要的设备。手术耗材包括灌注液(平衡盐溶液)、粘弹剂及人工晶状体等。辅助器械包括切口构筑刀、撕囊镊或针、劈核器等。
手术过程:首先,术前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大多数患者,通常采取角结膜表面麻醉,即采用滴眼药水的方式。对于复杂病例及联合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局部麻醉,即采用注射方式。全身麻醉则适用于儿童、精神病患者以及其他手术欠合作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之后,就真正开始进行手术了。第一步是制作切口,一般采用巩膜隧道或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用3.0mm隧道刀制作。第二步是撕囊,用撕囊针或撕囊镊在晶状体前囊的正中制作直径为5.0-5.5mm边缘光滑的连续环形撕囊口。第三步是水分离和水分层,水分离是使皮质和囊膜分离。水分层是将致密的晶状体内核与其外的表层核分离。第四步是超声乳化,为整个手术的核心部分,可采用各种超声乳化碎核技术或联合辅助器械的劈核技术来完成。第五步是清除皮质,先抽吸游离皮质,再清除与囊膜粘连的皮质,再对前后囊膜进行抛光,清除残留的皮质和上皮细胞。第六步切口闭合,由于隧道式小切口具有自闭性,在结束眼内操作时,用平衡盐液在主切口处注水使切口关闭即可。但以下情况需缝合切口:①明显的切口烧灼;②水肿切口仍不能自闭;③婴幼儿或儿童患者;④精神病或合作差的患者。缝线一般在术后2-6周拆除。
一般来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同期进行。术前进行人工晶状体测定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并于皮质和上皮细胞清除完成之后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