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个特殊阶段,临床上有的医生不主张病人在经期服用中药,其实不然,经期是女性子宫环境新陈代谢、祛旧迎新的重要阶段,也是临床用药祛除引起不孕的病理产物的重要时期,经典理论“经期勿乱补,经后勿乱泻”,有一定道理,但临床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寒热虚实来判断,对于体内有邪实(血瘀、痰湿、邪热等)的患者,如有宫肌瘤、附件囊肿、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等患者,正如《景岳全书》云:"瘀血留滞作Y,唯妇人有之。其证则由于经期或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悲怒伤肝,气滞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不行。总之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成Y矣……妇人久症宿痞,脾肾必亏,邪正相搏,牢固不动,气联于子脏则不孕。"《女科经论》亦云:"Y瘕多兼七情亏损,五脏气滞乖违而致。"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亦是一种病因,常兼有气滞,寒或热等其它病因,所以血瘀证常与肝郁气滞、气虚、湿热、虚热、痰湿、寒证等并见。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血瘀多兼肾虚,亦可兼夹虚热和寒证。免疫性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血瘀多兼湿热、虚热。月经期是治疗血瘀、痰湿、邪热的最佳时期,,此期经血外泄,瘀血、痰湿、邪热之邪也可随之泄出,如加大祛邪的力度可收到因势利导,去瘀生新,事半功倍的效果。邪实排出一者可邪去正安,二者可免闭门流寇之弊,三可集中优势药力去消除痼疾。临床上常辩证选用开郁汤合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加减,并配合双柏散瘀膏外敷下腹,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正如《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云:“更出奇者,此方种子如神,每经出见之日吃起,一连吃五付,不过四月必成胎”。对于气虚、阳虚、血虚患者,临床上应具体病情具体分析,不要千篇一律,也不用受“经期勿乱补,经后勿乱泻”理论的束缚,应根据辨证治以补肾益气之法(如用资生汤、六子汤等),如气虚较重之不孕患者,亦可在经前以补气之资生汤为基础,辅以行气活血通经之药。通过临床观察,疗效颇佳,所以说,前人的经验要辨证地吸取,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广州荔湾区中医院不孕不育科杨洪伟
诚如张景岳指出“种子之方,本无定规,因人而施,各有所宜,故凡寒者宜温,热者宜凉,温者宜涩,虚者宜补,去其所偏,则阳和而生化著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