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历史回顾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LCH)是指朗格汉斯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多器官受累的疾病。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是一组组织细胞增生疾病(histocytic proliferative)中的第一类,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造成多种组织器官损害为特征,有别于第二类(class II)感染性噬血细胞增多综合征(IAHS)、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FEL)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以及第三类(class III)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真性细胞淋巴瘤。
LCH常见于儿童。是一组病因未明、而发病缓急、临床症状和病变范围差异很大的综合征。起初被认为是为三种独立的疾病,即莱特勒-西韦病/勒-雪病(Letterer-Siwe disease,LS)、汉(韩)-许(薛)-克(柯)病(Hand-Schuller-Christian disease,H-S-C)和骨嗜酸细胞肉芽肿(eosinophilicgranuloma of bone,EGB)。由于这组疾病在临床表现,受累部分和病理上都有一些共同点或相互重叠之处,尤其是有组织细胞增生现象,因此1953年Lichtenstein将这三种疾病统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HX)。1973年,Nezelof报告了HX的过程为病理性的组织细胞一朗格汉斯细胞局部或全身的异常增殖和播散的结果,并用电镜在这些细胞中找到了朗格汉斯细胞才有的Birbeck颗粒。同时组织化学染色和抗原表达等方面的研究也证明了HX增生的组织细胞实为朗格汉斯细胞。因此,1985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推荐由美国明尼苏达州研究组提出的以LCH 代替HX。
LCH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儿童多见,诊断的高峰年龄为1-3岁。近年来,随着化学疗法的进步,已使此症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预后与受累部位、LCH细胞数量以及有无器官功能障碍直接相关。传统根据累及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型:
①HSC:常见于2-6岁儿童,累及一个系统的多部位,最常累及骨,以头部肿物并突眼、尿崩、发热为主要表现,也可伴有皮疹、肝脾肿大及贫血。
②LS:常见于3月-3岁男童,累及多系统,呈爆发性、多灶、多器官的病变,最多见症状为皮疹和发热,其次是咳嗽、苍白、营养不良、腹泻和肝脾肿大。
③EGB:常见于2-5岁儿童和成人,为单一病灶,呈局限性改变,通常为骨(尤其颅骨、股骨、盆骨和肋骨)的溶骨性损伤,少数情况下累及淋巴结、皮肤或肺,可继发神经症状。
医学上对复杂疾病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不同的研究者曾就LCH某些表现分别进行过报道,并以各自的名字对疾病进行过命名。伴随着后世学者的不断归纳总结,LCH的病理过程逐渐就清晰起来。
LCH历史回顾:
1865年Thomas Smith收治1名患有脓疱疹伴颅盖三处缺损的4岁半儿童,脓疱疹不久治愈,但2月后死于百日咳。根据绘图的手稿,该例目前被认为是最早记录到的的LCH患者。
1892年Alfred Hand(1868―1949) 首次对该病进行了详细报道,他在费城儿童医院任住院医师时,遇到1例3岁男孩表现烦渴、多尿,体检时发现突眼和肝、脾肿大,经治疗无效死亡。尸检发现近右顶骨处及顶骨内侧可见局灶性骨软化的黄斑沉着。起初他以为这些表现是由结核引起的,但后来提出可能另有病因。1915年,在维也纳总医院放射中心实验室工作的Arhur Schuller(1874-1957),报告2例类似病例,并描述了通过放射学检查见到的地图样颅骨征象(geographic skull),其中1例有自限倾向,数月后的X射线检查发现颅骨的缺陷缩小。到了1919年,时任美国军队医疗后备队少校的内科大夫Herlry Asbury Christian(1876―1951),又报道了1例具有颅骨缺损、突眼和尿崩症三联征的5岁女童,并认为多尿的原因是因垂体的功能受累,经皮下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使多尿得到控制。自1921年后,Hand将凡具有骨质缺损、突眼和尿崩三联症者就被称为HSCD。我国1957年由潘素英报道3例。
1924年从事研究助理工作的Erich Letterer报道了1例6个月婴儿所患的严重系统性疾病,表现肝、脾肿大,贫血和紫癜样皮疹,人院后4 天死亡,尸检发现肝、脾、淋巴结、骨髓和皮肤组织内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侵犯并取代了正常器官结构。1933年在隆德大学儿童医院从事研究助理的儿科医生Sture Siwe,报道1例16个月婴儿肝、脾、淋巴结肿大伴骨肿物、出血倾向和继发性贫血,各脏器内均可见非脂质贮积样巨噬细胞增生,同时他还查阅了文献中的另外2例病例,从而得出结论认为该病是系统性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的一种临床表现。1936年首次将此类疾病称为LSD。我国1952年胡用霖等有报道。
1935年Fraser详细描述了数例局限型病变的组织学改变,1940年Lichtenstein等将此孤立型病变称为“骨嗜酸性肉芽肿”。我国1958年高天裕等最先报道。
1941年,Sidney Farber报告符合上述特点的一组病人,经手术或放疗后病损迅速愈合,从而提出,HSCD、LSD以及1年前“Lichtenstein和Jaffe报道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是同一疾病的不同亚型。
鉴于基本病理变化相似,1953年Louis Lichtenstein明确提出上述多种临床病理特征实际上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类型或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并在他的经典论着中将上述各类型统称为“组织细胞增生症X”。X系指其病因均未明,病理机制也未完全阐明。
1868年朗格汉斯用氯化金染色在皮肤切片中发现表皮内存在一种树突细胞,后称之为朗格汉斯细胞,但长时间对此细胞的性质一无所知。直至1961年Birbeck通过对此类细胞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首次发现特有的细胞器,即朗格汉斯小体。1973年,Christian Nezelof及其同事进一步提出,导致组织细胞增多症X病理过程的细胞是朗格汉斯在100年前所描述的树突状细胞,并用电子显微镜检查在这些细胞中找到了Birbeek颗粒。这样,该病便以朗格汉斯的名字命名,尽管朗君从未报道过该病。
1987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写作组建议将所有组织细胞综合征分为三类,并将组织细胞增多症X重新命名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简介:
朗格汉斯(Paul Wilhelm Heinrich Langerhans,又译朗格罕斯、朗格汗斯)1847年7月15日出生于柏林,其父是一名医生。在朗格汉斯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死于结核病。他17岁中学毕业后来到耶拿(Jena),在Ernst Haeckel指导下开始接受医学教育,随后在柏林大学的Cohnheim和Virchow的指导下继续学习。当他还是医学生时,就在1868年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描述了表皮中的树突状细胞。最初他认为该细胞为表皮内的感觉神经感受器,但后来他更正了这一观点,提出该细胞与神经系统无关。1867年,由于在着名病理学家Virchow指导下对兔胰腺细微结构的研究工作,他争取到了柏林大学医学院奖学金。他发现在胰酶分泌细胞之中还存在另外一些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的细胞,但是无法确定这些细胞的功能。在他去世后,法国组织病理学家Edouard Laguesse在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细胞群,并将其命名为朗格汉斯岛(islets of Langerhanss,胰岛)。
朗格汉斯在1870年到中东考察期间,还研究了麻风病的临床特征。普法战争期间他在军队服役,战争结束后,他在Freiburg大学担任病理学助理教授,继续其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生涯。但是在1874年被任命为教授后不久,他感染了结核。尽管因疾病被迫长期离开工作岗位,但他仍积极参加学术工作,一直研究海洋动物的解剖学。后来他在坎纳里岛度过余生并在当地行医,同期他还对结核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朗格汉斯于1888年7月20日去世,年仅40岁。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朗格汉斯发现了2种细胞,他的名字也因此与其联系在了一起。他的非凡贡献在其后动物生理学和病理学的认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原始单核细胞,迁移到人的表皮棘细胞层定居,然后经淋巴管移至淋巴结副皮质区成为树突状细胞的组织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属于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分布于皮肤、口腔、食管和阴道黏膜,散在于上皮细胞之间,也存在于淋巴结、胸腺和脾等处,直径约15~24μm,边界较清晰,胞浆丰富略嗜酸,核形状不规则,有凹陷、折叠、扭曲或呈分叶状,核膜薄,核仁1~3个,胞浆呈嗜酸性浅染,染色质细、致。朗格汉斯细胞不含溶菌酶,吞噬能力微弱,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相比,在酶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表型等方面有显着的差异。其特异性的免疫标记包括CD1a、HLA―DR和S-100蛋白等。电镜下可见胞浆内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称为Langerhan’s小体或伯贝克颗粒(Birbeck颗粒),这是一种呈杆状的管状结构,中央有一纵形条纹和横行平行排列的周期性条纹,形似一条小拉链,有时一端呈泡状膨大似网球拍状。Birbeck颗粒是Langerhan’S细胞所特有的超微结构特征,对于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具有诊断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