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在儿科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发热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应。发热时,代谢增强,消耗大量能量,不显性失水增加,机体免疫力发热初期明显增强,后期有所下降。发热时间短或者低热(38度以下),人体无明显不适。发热时间过久或者中度以上(38度以上)人体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如精神困倦,全身乏力,头痛身病,不思饮食等,部份儿童还可能出现热性惊厥等危重情况。热性惊厥分良性和恶性。良性多发生在发热初期24小时以内,体温突然升高超过38.5度以上;恶性发生在发热的任何阶段,部份为癫痫或者会发展为癫痫。持续高热,人体能量大量消耗,水份大量蒸发,可导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退热的目的:减轻患儿痛苦不适,减少能量消耗和失水,降低热性惊厥的风险和降低循环衰竭危及生命的风险。退热方法分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冬天,因气温低,患儿易出现寒颤反应,建议彩服温水擦浴降温比较好,尽量不要用酒精擦浴和凉水擦浴。夏天气温高,可彩用凉水擦浴或者酒精擦浴或冰袋冷敷。药物降温常服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两种退热药均较为安全,副作用小。
由于38度以下低热,患儿无明显不适,一般不用作降温处理。发热初期,患儿一般情况好,可38.5度以上再作降温处理。如发热时间长,持续发热超过四小时以上,患儿精神差,有明显的不适,或患儿有热性惊厥史,建议超过38度以上应作降温处理。如患儿有恶性惊厥史,或有明显的头痛、身痛、关节痛,低于38度也应作降温处理。降温药多有止痛功效,即使不发热,有明显的疼痛,也可服用。体温超过39.5度,对患儿负性影响较大,可联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体温超过40度以上,对患儿危险极高,在极积退热的同时,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抗毒、抗休克及辅肋退热。
服用退热药后,退热效果常常在服药一个小时后表现。患儿对退热药的效果常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儿对常用剂量退热药效果不满意,因常用退热药布洛在体内半衰期为一到二小时,故建议患儿在服药一至二小时后如效果不满意,可追加前量的一半剂量。如果患儿发热持续时间较久,或者四肢凉,常常退热效果不理想,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建议多喝点糖盐开水,以补充能量和改善循环,这样退热效果会更好一些。患儿应严禁大剂量使用退热药,因可能对肝、肾,胃,神经系统、骨髓等造成损害。
关键点:并非每一患儿均38.5度以上才退热。要看患儿的具体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