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这是一个复杂的系列工程。它是在无菌层流病房全环境保护下进行的根治多种顽固性、遗传性、肿瘤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建立于对肿瘤细胞或免疫功能的尽可能杀灭/摧毁的基础上,给患者输注造血干细胞(自己或别人的),输入的干细胞重新分化、发育长出健康的造血细胞及免疫功能,通过新的造血功能/免疫功能恢复健康、迎接未来!因此它主要包括几大方面:移植的适应症,移植前的准备(HLA配型、供者干细胞动员、干细胞采集储存),移植前患者的预处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干细胞输注,造血与免疫的恢复,移植后随访复诊(原发病的复查及并发症的处理)。
移植适应症:血液肿瘤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骨髓增殖性疾病等;遗传性疾病:重型地中海贫血等;骨髓衰竭性疾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干细胞缺陷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结缔组织病: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骨髓移植按骨髓来源不同分为自体移植与异体移植,现在先暂谈自体移植。
自体移植顾名思意就是把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提取出来(动员后采集)然后再输回给自己(回输),现在也有专家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其实本人看来还是后者提法更符合临床实际,不过由于历史及习惯问题还是统一称为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移植由于不存在排斥问题因此不需要进行HLA配型,它一般适用于骨髓瘤、淋巴瘤、中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及一些结缔组织病的治疗,当然也适合没有异体骨髓来源的其他肿瘤性疾病的巩固治疗。它有两个关键技术:干细胞动员及移植前预处理。由于自体移植没有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因此它的成功与否前提是原发病控制是否良好,而关键在于预处理是否能进一步清扫肿瘤细胞从而进一步降低身体的肿瘤负荷、减少复发机会,当然治疗过程需要充足的干细胞保驾护航。
一、干细胞动员:入选且同意行骨髓移植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不同方案的诱导缓解治疗及巩固治疗,而巩固治疗后应进入移植准备的干细胞动员。动员方案分为原巩固治疗方案及经典的动员方案两类。原巩固治疗方案动员即是在巩固化疗后骨髓抑制最重时联合G-CSF动员,一般为化疗后5-7天使用G-CSF,化疗后10-14天中性粒细胞恢复期采集干细胞;一般动员方案有经典的大剂量CTX/VP-16联合G-CSF动员(具体采集时机要根据血常规白细胞数量、单个核细胞比例及CD34+细胞含量而定)。采集后送标本检测单个核细胞计数及CD34+细胞计数以保证干细胞数量(一般单个核细胞计数一般大于3-4*10e8/kg(受着体重),CD34+细胞计数大于3-4*10e6/kg(受着体重)),采集后标本进行冷冻保存(骨髓应去除血浆及红细胞;外周血应去除血浆以减少体积。注意解冻后洗涤细胞去除二甲基亚砜)。
二、预处理方案,常用的有BU/CY、CBV、BEAM、大剂量马法兰、CTX等。不同的移植中心对不同疾病进行不同方案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