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和手术、放疗(放射治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很多初诊的患者及家属对化疗都不太了解,甚至有部分病人因为畏惧化疗而放弃了治疗。因此,我们在此对化疗进行简要的描述,希望能让大家对化疗有所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化疗主要是把化疗药物经过一定比例配置后经血管途径注射入人体内,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当然还有其他方式如:口服化疗(即口服化疗药物的方式)、腔内治疗(针对癌性胸腔内、腹腔内及心包腔内积液,把化疗药物处理后注入各种病变的体腔内的方式)、椎管内化疗(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把化疗药物经腰椎穿刺鞘内给药的方式)以及动脉插管化疗等(如颈外动脉分枝插管治疗头颈癌,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等)。化疗因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给药方式、不同及给药剂量等具有不尽相同的不良反应,我们可以提前使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减轻其不良反应,概括如下: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反应常见于大剂量铂类、烷化剂、蒽环类等化疗药物的应用,一般我们在化疗前应用止吐剂进行预防治疗,常用的有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等,呕吐反应一般在化疗3~5天后逐渐减轻。
2、泌尿系统损害:铂类、环磷酰胺等应用,患者应多喝水(水化)多排尿,必要时可加用相关保护药物。
3、骨髓抑制:即是化疗后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下降,常发生在化疗后7~14天左右,因此化疗结束后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3天左右查一次)。必要时要配合成分血输注及使用相关血细胞生长刺激因子等药品。
4、心脏毒性:常见于反复多次大量使用蒽环类细胞毒性药物,在其它联合方案发生率较低。
5、粘膜炎:常见于使用5氟尿嘧啶、博来霉素、大剂量甲氨蝶呤等的患者,严重的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溃疡,造成进食困难、疼痛、感染,注意提前预防,必要时应及早给予抗生素、止痛药以及支持治疗等。
6、其他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害;肺纤维化;局部血管、皮肤硬结、色素沉着、静脉炎;某些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肌肉灼伤、甚或水疱、溃烂、坏死等;某些药物可导致四肢末梢神经的麻痹如大剂量顺铂或长春新碱等。
在五邑中医院血液科,针对血液肿瘤患者,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大大降低了化疗的不良反应。
1、化疗前,我们对患者实行PICC管的置入以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及周围血管的损伤;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及专业知识的宣教使其配合治疗;提前应用相关辅助用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中医药方面加强健脾益气养血治疗,配合中药艾灸、耳穴贴敷等方法,提高机体免疫力;
2、化疗过程,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加强中医药治疗,予以疏肝理气、降胃止呕的处理,配合脐疗、穴位贴敷等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3、化疗后,中医药加强健脾益气、益肾活血生血等治疗,配合沐足、穴位离子导入、艾灸等方法,减轻输血依赖、促进骨髓造血早日恢复。
不良反应因人而异,而且有些治疗肯定会发生相关不良反应,但我们不能因为治疗的不良反应而放弃了治疗。我们提倡医护人员加强卫生常识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宣教,注意加强心理辅导及加强医患沟通,使大家对化疗及即将使用的化疗方案有充分认识,尽可能避免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医患共同努力,克服困难与恐惧,共同面对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