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随着医学发展而逐渐深入。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关注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对疾病的策略从“有病求医”向“预防为主”转变,医学干预的切人点逐渐前移。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表明,全世界亚健康人群总的比例已占到75%。所以要关注亚健康,积极预防和治疗亚健康。中医学“治未病”理论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治未病”是医疗发展的趋势,“治未病”理论也必将在解决亚健康问题的实践中得到充实和发展。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治未病”概念的提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凋神大论》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本病,不治已乱治本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是指疾病初发处于轻浅阶段或疾病处于先兆萌芽状态实施治疗。《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难经?七十七难》在《黄帝内经》基础上提出了治未病之脏腑的观点,即“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时至今日,《内经》“治未病”理论不断得到发掘和补充,实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对于疾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内经的“治未病”概括起来大致有四层意思即:未病先防,治病萌芽、待衰而刺、既病防变。除《黄帝内经》这一中医基础理论巨著外,《伤寒论 》中也有不少关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论述,尤其是其中的《金匮要略》部分。
从总体上讲,治未病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未病防变、已病防传和瘥后防复。未病状态到底属不属于病态,是我们理解治未病的关键。《说文解字》: “疾,病也;病,疾加也。” 这里“疾” 是指小病,而“病”特指危重病。《辞海》和《汉字源流字典》等均以《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准。可见未病包括了重病之前的所有状态,健康状态和非健康状态。健康状态指病人无所苦,察色按脉也无异常,这个时候叫未病,不需药物治疗,但需要养生保健措施来调理,“治”就可以理解为“调理” 的意思。非健康状态指病人有所苦,但很轻,察色按脉亦有异常,这叫疾,不叫病,所以也叫未病,需要药物治疗干预,防止加重。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列“上工治未病”于首条,告诫人们平时就应该注意“房事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甘辛”。只有“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均说明如果能内养正气,外拒风邪,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已病防传即是说在疾病初期加以治疗和预防,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加重,损害更多的脏腑。《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问日: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本条文明确提出治未病的名词。此处治未病指治疗未病的脏腑,即已病防传。治未病理论在医疗中的应用,除了体现在预防和治法外,更重要的体现是在中药复方中。中医药治疗学中遣方用药和辨证论治同等重要,一个好方必然蕴含着中医最基本的理论,包括治未病理论。
瘥后防复简单来说就是疾病痊愈后进行适当的调理,防止复发,是张仲景对《内经》中治未病思想的补充和发挥。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强调适其所喜,避其所恶,选用适当的药物和护理方法,防止疾病复发。在伤寒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指出伤寒新愈之后,若起居劳作或饮食不慎,就容易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提醒人们疾病初愈之后,应该慎起居、节饮食、勿劳作,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攻关疗效,防止疾病复发,以收全功。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十枣汤服后“得快下后,糜粥自养”,都强调为了预防耗伤正气,服药应中病即止,药后注意饮食调养,生活调摄,未雨绸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