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一、概念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秋季和冬季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
二、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2、饮食护理:
少食多餐,定时进餐,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
进食营养丰富、无刺激易消化饮食,以面食为主,不习惯面食者可用软米饭或粥代替。牛奶最好选用脱脂牛奶,但不宜多饮,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生、冷、硬、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酒类、咖啡、浓茶、辛辣类食物。
3、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注意腹痛的部位、性质及规律,观察病人呕吐物、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及早发现并发症。
4、用药指导
制酸药应在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服用。
抗胆碱能药应在餐前一小时及睡前服用。
胃复安吗丁啉应在餐前服用,且不能与抗酸药物配伍。
片剂应嚼碎后服用。
三、健康教育
1、平时要定时进食,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2、饮食要规律,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
3、避免过热、过冷、粗糙、油炸、辛辣等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4、对出血量少,又无剧烈呕吐者,可试进少量流质饮食。
5、大出血时,应予禁食,禁食24-48h时后,如无继续出血,可改进流质。
6、指导病人生活、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工作劳累;保持乐观情绪。
7、作大便隐血试验时,嘱在化验前2-3d内禁食肉类和其他含血食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
一、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二、临床特点
呕血、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当失血量在短期内超过全身总量的25%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引起头晕,心慌,出冷汗,口渴,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甚至由于灌输不足引起休克症状。
三、护理措施
1、活动性出血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呕血严重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证呼吸道通畅,防误吸。
2、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酌情给予镇静剂。
3、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实施抢救措施,严密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4、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儿神志、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准确记录出入量。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皮肤湿冷、四肢冰凉等休克症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并按休克护理常规护理。记录患儿呕吐物、大便的颜色、性质及量,评估其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和再出血征兆。
5、饮食护理: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8-12小时后,进食冷或温流质。溃疡病出血量不大可酌情进少量流质。
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食、软食、少量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6、生活护理:及时更换床单元,保持清洁、平整;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呕吐后需漱口;做好皮肤护理,勤擦洗,保持肛周清洁。
7、 备好止血急救药并掌握各种止血药使用注意事项。
四、健康教育
1、有出血症状者应暂禁食,从静脉补充液体时按医嘱进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2、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及劳累。定时食,少吃或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胃粘膜保护药如疏糖铝片宜饭前空腹或临睡前服用。
4、不服用阿斯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保泰松。
5、避免食用坚硬、粗糙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
6、多食物价值高的蛋白质(鱼、禽肉、蛋、奶)和带色的蔬菜(胡萝卜、番茄、绿色蔬菜)。
7、采用蒸、煮、烩、炖、氽等烹调方法。
【小儿腹泻】
一、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腹泻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将牛奶稀释或予以脱脂奶;病毒性肠炎,乳糖不耐受者可喂以豆制代乳品或无乳糖奶粉;已断奶者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保持静脉通道畅通,遵医嘱执行补液计划,掌握好补液速度和补液原则(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惊跳补钙。),观察补液效果,及时与医生联系。
3、观察皮肤弹性、指端温度、尿量等,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大便的次数、量及性质,有无低钾、低钙、代谢性酸中毒等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表现。
4、控制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感染性腹泻做好床旁隔离,预防交叉感染。食具专用,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大小便。
5、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遵医嘱涂药。
6、正确采集大小便标本。
二、健康教育
1.指导合理喂养:正确喂养,鼓励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
2、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避免肠道内感染。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增强体质:发现营养不良、佝楼病时及早治疗,适当户外活动。
4、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多喝水。
5、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小儿口腔炎】
一、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
溃疡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
涂药前应先将纱布或干棉球放在颊粘膜腮腺管口处或舌系带两侧,再将病变部粘膜表面洗干净后方能涂药。涂药后瞩患儿闭口10分钟,然后取出纱布或棉球,不可立即漱口、饮水或进食。
3、饮食护理
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疼痛影响进食者,与进食前涂2%利多卡因,避免刺激性食物。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
4、食具专用 患儿使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
5、监测体温 体温超过38.5℃时,予以物理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二、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解口炎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护理。指导食具专用,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纠正小儿吮指、不刷牙等不良习惯,培养进食后漱口的卫生习惯。宣传均衡营养对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避免偏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急性胰腺炎】
一、概念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自身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增高,重症伴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
二、临床特点
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有恶心、呕吐及血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依病变轻重不同,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两种,前者较为常见,预后良好,后者少见,病情重,并发症多。
三、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2、禁饮禁食以减轻胰腺分泌,危重病人,除禁饮禁食外需行胃肠减压,待病情好转,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逐步进食流质、半流质,再过渡到普食,禁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3、遵医嘱给予止酸、解痉、止痛药,禁用吗啡止痛,以免引起奥迪括约肌痉挛。
4、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变化,注意腹痛性质、程度及有无伴随症状。
2)观察并记录呕吐物、大便颜色、性质及量。
5、胃肠减压的护理: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6、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
8、加强卫生宣教,忌暴饮暴食,以防疾病复发。
四、健康教育
1、禁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防疾病复发。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搏动及紧张。
3、定期门诊复查,腹痛、腹胀时,应及时就诊。
6.慢性胃炎
疾病概要: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通常可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慢性胃炎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健康教育处方:
1、饮食应节制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食物宜选富营养、新鲜、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多吃植物蛋白、维生素多的食物,避免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和浓茶、咖啡等饮料。对胃酸缺乏者,宜选酸性食品及水果。萎缩性胃炎者不宜多食脂肪。用餐时及用餐后2-3小时应尽量少饮水,少食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胃酸过多者应避免进食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不吸烟、少饮酒。
2、生活规律化,注意适当的休息及锻炼。
3、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愤怒、忧郁。
4、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四环素、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动期。
5、对萎缩性胃炎要追踪观察。定期做纤维胃镜检查,轻度萎缩性胃炎1-1.5年复检1次,重度者3-6月复查1次。
【肝硬化】
疾病概要: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如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酗酒等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早期无症状,晚期预后不佳。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肝昏迷是晚期肝硬化的最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原则:对肝硬化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药物不宜滥用。一般原则为保肝,对症,中西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处方:
1、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以同正常人一样生产、劳动、工作和学习,但应劳逸结合,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肝功能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2、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适量脂肪且易消化饮食。如果肝功能显著减退或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有腹水者饮食应少盐或无盐饮食。限制进水量,一般每天不超过1000ml。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有食道静脉曲张时,要食细软食物。对有出血的患者禁食。严禁饮酒。
3、肝硬化患者突然出现大量呕血、黑便、头昏、心悸、出汗、口渴、黑或晕厥等表现时,说明并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如出现性格、行为异常及意识障碍、双手扑动样震颤等,应考虑肝性脑病的发生,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4、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甲胎蛋白、超声波等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