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长,周围动脉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常见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等。这些慢性动脉缺血性疾病已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严重者甚至要截肢。文献显示: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发病率在<60岁的人群中为3%,在60岁~75岁为17%, >75岁的人群则高达29%以上。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75%伴有周围动脉闭塞。
一旦发生下肢动脉缺血,截肢率高达5%。 随着中国60岁以上年龄人群数量的增多,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外又一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治疗这类疾病,需长期药物治疗,部分则需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血管旁路移植术等手段治疗。无论是药物或介入、手术治疗,最终都不能完全阻断疾病的发展。更有部分慢性动脉缺血性疾病药物疗效不佳,又不能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其截肢率高达8%―30%。寻求一种更有效和疗效长的治疗方法是处理该类疾病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逐步发展的自体干细胞移植为这类患者带来了光明。而且这类治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已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
骨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在适宜的体外培养中能生存增值并保存多向分化潜能,能产生表现型和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同时还能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ic stem cell,HSC)和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mal stem cells,MSCs),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骨髓间质干细胞亦具有多能分化作用。
目前研究中最具应用价值的是其产物EPC(Endothelium Pregenital Cells)。以前认为EPC仅仅出现于胚胎血管发育阶段,在人出生后,并不存在EPC。但最近研究发现,在脐带血、成人外周血、骨髓中的CD34+细胞或flk 1+细胞或AC133+细胞离体培养两周后均能分化为内皮细胞,从而证实成年个体中存在EPC。异体骨髓移植模型研究发现,成人外周血中EPC来源于骨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165基因转染能动员骨髓释放EPC。
骨髓基质细胞,它具有多能分化潜能,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神经细胞、内皮祖细胞等。这类细胞的特点为单个核小细胞,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能在缺血的局部形成新生血管系统。但是内皮祖细胞在外周血中很少,只有骨髓的0.2%,很难完成治疗目的,但很多病人又因各种原因不愿接受抽骨髓血的治疗方法。
参考别人的经验,我们治疗方法是: 首先动员骨髓的内皮祖细胞增殖并释放进入外周血,然后采取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并作局部的移植,使内皮祖细胞在缺血的部位、区域形成新生血管网,重新供应肢体所需血液,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血管新生疗法用于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试验已经多年,从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导入的治疗性血管新生(Therapeutic Angiogenesis)到EPC移植的治疗性血管形成(Therapeutic Vasculogenesis),对血管新生概念的认识发生了明显变化。EPC和骨髓细胞移植有可能成为重症缺血性心脏病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新的治疗措施之一。
本科自2004年3月以来为多名患有严重下肢动脉供血障碍的患者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年龄36~87岁,病种包括动脉硬化性闭塞(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TAO)等。患者多有足/趾溃疡,静息痛,所有患肢踝肱指数均小于0.5,足背动脉压20~50 mmHg(2.67~6.67kPa,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检测)。
以上患者均经过正规的针对原发病的抗血小板、抗凝、扩血管和前列腺素E等药物治疗和针对溃疡的治疗,但下肢缺血症状及溃疡均无改善,且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提示不宜行手术治疗。
患者治疗后1周静息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诊的患者1~3个月后,静息痛完全缓解;止痛药物应用减少,出院后80%患者停用,同时肢端冷感减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