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脑瘫,它是怎样造成的?
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可由产前、分娩或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主要表现为运动异常和姿势异常,同时可伴有其他表现。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而变化,但脑部病变一般并不继续加重。
2、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脑瘫?
脑瘫症状复杂多样,由于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即使同一病人,在不同阶段表现也不尽相同。可去当地正规医院小儿科及神经科就诊,以确定诊断。
常见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肌肉紧张,活动困难;在俯卧位、仰卧位,由仰卧变成坐位时姿势异常,如站立时两腿交叉,状如剪刀,行走时足尖着地,足内翻、足外翻、腰部侧弯等。
脑瘫还可合并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斜视、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等。
3、脑瘫治疗原则是什么,目前主要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以功能训练和理疗为主,结合药物、手术和应用矫形器减轻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需注意早期发现,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注意运动障碍及合并症的综合治疗;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相结合;按照小儿运动发展规律,循序渐进,促使小儿产生正确运动。
早期智力与语言的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和畸形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智力条件,才可使患儿有可能主动的配合有效的各种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可去正规医院的康复科,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制定具体方案,并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主要包含躯体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
药物治疗包括安坦、巴氯芬、肉毒素、神经营养药物,只能改善部分病情。
矫形器可促进骨骼的生理排列,降低关节周围肌肉的紧张度。
大约1/3的痉挛性脑瘫患儿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神经性手术、肌腱及软组织手术和骨性手术。前者针对痉挛,后者针对矫形。神经性手术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为SPR)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简称为SPN),前者最为常用。原则上先进行神经性手术,后进行矫形手术,神经性手术解除痉挛后,对仍有残余畸形的可行矫形手术治疗。
4、 哪些脑瘫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患者经过系统、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后,效果不佳,经专科医生检查,如符合手术条件,可考虑SPR手术:单纯肌肉痉挛;无明显固定畸形;脊柱四肢有一定的运动能力;智力接近正常,可配合手术后康复训练;肌肉痉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护理、康复。
患者如有下列情况,则不适合手术:智力低下,不能配合康复训练;肌力弱,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肢体严重的固定畸形;脊柱严重畸形。
5、手术的方法和效果如何?
手术治疗可补充非手术治疗的不足,或为非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手术一般在背部腰段或颈部进行操作,在较彻底解除痉挛的同时能成功保留触觉,使患者有明显的功能改善。腰骶段SPR解除下肢痉挛的有效率为90%。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上肢痉挛、流涎和发音异常也出现部分改善。颈段SPR手术对上肢痉挛的有效率为64-83%。
就目前的测试水平,手术只能是相对缓解整体肌群痉挛,但还不能针对某一块肌肉痉挛进行定位解除。
6、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
术后可出现感觉迟钝、麻木、肌肉无力,痉挛缓解不满意,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脊柱不稳定等。
7、手术费用需多少?
病人在门诊经过医生的初步检查后,如果病情允许,没有明显影响手术的其他疾病,可收入病房进行详细的手术前检查和化验,具备手术条件者,经过仔细的准备,会安排手术。术前准备大约1周左右,术后大约2-3周。住院的检查费、麻醉及手术费、药物费大约需2万元。
8、出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术后应当强调规范、长期的康复训练,可防止病情反复和复发,家庭康复训练有效而经济。家长应注意面对现实,坚持治疗,对患儿要有耐心,有爱心,不过份保护,不恐吓、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鼓励参加力所能及的游戏和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