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门诊求助的朋友以及家属当中有部分认为“是药三分毒”,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不愿意服用药物,只愿意接受心理治疗。那么,到底要不要服用药物呢?能不能只做心理治疗呢?
首先,这取决于我们遇到的是什么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对求助者的问题或状态的诊断是什么?如果诊断是重性精神疾病,包括分裂症、心境障碍等,毫无疑问,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心理治疗是保证良好预后的重要辅助手段;如果是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药物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与此同时,系统的心理治疗对于疾病的预后也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是一般的心理问题,还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我们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情况选择性的用药,心理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看看除了“是药三分毒”之外,药物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第一,药物可能会相对心理治疗更快速的控制和稳定症状,让当事人尽可能早的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状态当中去;第二,药物的作用可以让当事人体验到好的感觉,为心理治疗搭建一个基本的治疗平台,因为当我们处于极度不良情绪状态时,是无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的,此时心理治疗的进展也会受到影响。
再者,是不是真的“是药三分毒”呢?药物的毒副作用当然存在,至于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有多大就需要进一步的去了解了。从人体自身角度来看,每个躯体健康的人都有一套自身的解毒系统,对于少量的毒性物质可以进行解毒。正规的药物都是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才允许上市的,也就是说,除了疗效确切之外,药物的毒副作用都是在一个可被人体接受和安全的范围的。
从临床经验的角度来看,只有较少一部分人会出现药物说明书上提到的不良反应,并且有的是一过性的,是可以耐受的,有的可以通过应用相应的药物来消除,个别特别严重的话,还可以选择其他不同类别的治疗药物进行替换。
总而言之,我们要权衡使用药物的利与弊,当利大于弊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服用药物治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