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竞争激烈的时代,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缺少自我保护的意识导致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甜蜜杀手”的可怕甚至有些人谈“糖”色变,其实虽说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疾病,但只要血糖控制好了并不可怕,其实,只要勇于面对,积极调节心态,掌握相关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样可以拥有正常人的幸福生活;更何况,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更深入,治疗更规范,技术更先进,完全有可能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但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或者不去重视它,认为它是一种慢性疾病暂时不会威胁到生命,而不及时求医,不及时诊治,那就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心血管病、肾脏疾病等种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借此我们呼吁糖尿病患者珍视生命,配合治疗,重视检查,从而把并发症拒之门外。
不输在起跑线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口干有类似以上症状,那就要及时上医院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确认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其中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抽静脉血测量血糖。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11.0mmol/L,那都可以说明你的血糖高。
当然确诊是否是糖尿病不能单凭一次血糖高就草率诊断,虽然漏诊会造成严重后果,但误诊同样会给人带来害处---没病天天吃药,而且因错误服用降糖药导致低血糖会危及生命,你说冤不冤?所以一旦怀疑有糖尿病应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切莫乱投医。
类型划分
糖尿病临床上主要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异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存在区分意义的是1型与2型糖尿病,当你刚确诊为糖尿病后,首先就是进行类型辨别,那也是明确医生对你进行治疗指明方向。区分可分通过辅助检查:
1、糖尿病三项抗体(GAD、ICA、IAA),利用胰岛功能是否有自身免疫性来区分;
2、C肽释放试验及OGTT试验,观察胰岛素分泌的量及分泌的高峰期来区分。
全面检查,查出“元凶、帮凶”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除了分清类型,还要查明发病的诱因、促发因素,是否已出现并发症,损害程度如何:早期,中期还是晚期。是否同时存在伴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等,这些病会互相加重。查明病因、查清病情、查出“元凶、帮凶”,全方位用药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
血糖监测
无论你是刚被确诊或已经有多年的病史,血糖监测都是非常重要的,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治疗情况的最直接的指标,也是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更是糖尿病患者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而对于血糖监测次数就要根据病情,医生的建议及自己的需要随时监测。
点与线
如果说血糖监测是“点”的概念,只反映测量当时的水平,那糖化血红蛋白就是“线”的概念,它反映最近两年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重要指标。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6.5%以下,糖尿病的并发症将大大降低。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性高血糖,会发生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如果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到医院接受2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2~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辅助检查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知道有无并发症的存在,同时也可以起到防并发症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