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肛肠科
擅长
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肛肠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肛瘘、肛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肛周克罗恩病、直结肠息肉、肛周脓肿、化脓性汗腺炎、骶尾部藏毛窦、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肛周囊肿及良性肿瘤、出口梗阻型及慢传输型便秘、盆底痉挛性疾病、肛门失禁,直肠脱垂、顽固性的肛门直肠神经痛、结直肠肿瘤、肛周结核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复杂性肛瘘、痔疮、脱肛、肛肠疑难杂症的诊治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临床采用痔瘘洗剂、化痔片、黄枳胶囊、白竭散、肠炎一号、肠炎二号等院内中药制剂配合各种微创手术,生物反馈,大肠神经刺激、骶神经刺激,镜下手术等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后椎管镇痛、奇神经阻滞、局部长效止痛等方法大大缓解了术后的疼痛。
简介
王建民 ,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重点专科肛肠科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卫生厅授予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称号,2015年被卫生厅、省总工会及省文明办授予安徽省优秀医生称号。社会兼职有: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专家、《中国中医药临床杂志》《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及《结直肠外科杂志》编委。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肛肠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肛瘘、肛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肛周克罗恩病、直结肠息肉、肛周脓肿、化脓性汗腺炎、骶尾部藏毛窦、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肛周囊肿及良性肿瘤、出口梗阻型及慢传输型便秘、盆底痉挛性疾病、肛门失禁,直肠脱垂、顽固性的肛门直肠神经痛、结直肠肿瘤、肛周结核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复杂性肛瘘、痔疮、脱肛、肛肠疑难杂症的诊治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临床采用痔瘘洗剂、化痔片、黄枳胶囊、白竭散、肠炎一号、肠炎二号等院内制剂配合各种微创手术,生物反馈,大肠神经刺激、骶神经刺激,镜下手术等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后椎管镇痛、奇神经阻滞、局部长效止痛等方法大大缓解了术后的疼痛。在省内率先开展便秘及盆底疾病的影像学和电生理诊断;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肛肠疾病手术技巧》《中医便秘治疗学》《肛肠疾病中医治疗学》等专著3部,主持开展并完成了《内口移动瓣膜修补治疗复杂性肛瘘》、《齿线上内痔结扎悬吊和外痔整形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白竭散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观察》《肛周脓肿和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等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目前在研省部级科技攻关课题《白竭散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开创了高位复杂性肛瘘、环状混合痔、便秘、脱肛及肛肠疑难杂症治疗的新领域。在他的带领下,安徽省肛肠学科积极引进、学习、应用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并向基层医院推广,使省内肛肠学科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处于全国的先进行列。由于对肛肠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贡献及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王建民同志被国家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医”,我院肛肠科被授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同时安徽省中医管理局资助建立“王建民名医工作室”进行肛肠疑难疾病的研究和名医临床经验的继承。安徽省中医院肛肠科在他的带领下,学科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从一个病区发展成肛肠病研究治疗中心,从20张病床扩展到三个病区、120张病床规模,从单一的治疗痔瘘疾病发展成肛门、大肠、盆底疾病综合研究和治疗的科室。集中了一批专业水准较高的人材,从肛门直肠常见病的诊断、治疗、研究,到大肠疾病、盆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从大肠的内镜下治疗到腹腔镜的微创手术,从单一手术到中医整体综合治疗,肛肠科完成了技术积累和蜕变,展现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室对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建立了相关疑难疾病的诊治平台和流程,临床诊治更科学规范,提高了相关疾病诊疗水平。科室建立了全省唯一的盆底实验室,能对盆底的肌肉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和治疗纠正,其中包括盆底肌电检测、肛管直肠功能检测、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肛管直肠MRI检查,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盆底生物反馈检测治疗、大肠电生理刺激、骶神经电刺激。在盆底疾病、便秘和肛门失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