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瑞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肿瘤中心
擅长
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化疗(标准化疗、个体化治疗、抗血管生成化疗)、靶向治疗、个体化肿瘤疫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细胞疗法、细胞因子疗法)
简介
刘宝瑞,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临床系并于同年免试保送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1992年至1995年师从著名教授张学庸攻读博士学位,开展恶性肿瘤相关研究。在读博士期间,即发表论文20余篇,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1996年破格晋升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赴美国著名癌症研究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起至今,担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是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刘教授先后荣获 “中国医师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优秀重点人才”、“南京市科技功臣”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贴。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及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胃肠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会工作。为16种中文医学统计源杂志编委或特约编委,为10种外文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工作,带领学科同仁先后组织开展了小剂量长疗程抗血管生成化疗、生物标志指导下个体化化疗与靶向治疗、大容量腹腔热循环灌注化疗、热放疗、微波消融治疗、组织间化疗、DC-CIK与CAPRI细胞治疗、雾化吸入生物治疗、高剂量化疗造血干细胞支持、PET-CT引导下适形调强放疗、放疗的呼吸门控技术、后装技术等十二项临床肿瘤诊疗新技术。尤其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胃癌个体化化疗生物标志筛选与验证等系列性转化医学研究,对胃癌个体化药物治疗开展了长达十年的深入研究,相关研究结果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迄今胃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向唯一的获奖))等奖项,促进了胃癌等常见肿瘤药物治疗疗效的提高,在他的带领下,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临床医疗规范,诊疗特色鲜明。刘宝瑞还组织举办了九次个体化治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推动了个体化治疗理念在江苏和全国的传播,他还应邀参加巴塞罗那肺癌大会做Keynote Lecture、第二届欧洲肺癌大会担任学术委员及分会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大会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特邀讲演及主持等,在江苏和全国同行中享有非常高的声誉。他带领的团队成为国家肿瘤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单位、南京市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心、南京市肿瘤转化医学中心。   论文奖项   先后发表了含国际著名杂志在内的系列性学术论文380余篇,其中SCI论文7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8.37和14.7。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包括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二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等20项奖项及8项国家发明专利。   江苏省临床肿瘤界第一位博士生导师,2003年被评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已经有31名博士毕业。迄今,刘宝瑞已经连续8年成为南京大学医学院优秀(第1-3名次)本硕博连读学生选择的博士生导师。他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已经有8人获得了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