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解表药一般药性比较平和,安全范围较大。但对某些药性猛烈和有剧毒的药物,用量必须严格掌握控制。解表药在药物剂量上有如下讲究:
1、 病情、体质、年龄对剂量的影响。对轻症患者,用药量宜轻;病情急重患者,用药量宜重;病人平素壮实,用药量宜重;老、幼、胎、产或久病体虚者,用药量宜轻;小儿用药量一般遵循:6~10岁的儿童用成人量的1/2,5岁以下的儿童用成人量的1/4。对发汗力量较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伤阳耗气,损及津液。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
2、因时、因地增减用量。如春夏腠理疏松,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量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量宜轻。
3、药物性质不同剂量不同。质重而性味淡薄的,可用较大剂量;质轻而性味浓厚的,可用较小剂量;对毒性大、性质峻猛的药物,用量宜小。植物的花、叶及气味芳香之品,用量宜轻;根、果实等厚味滋腻的药物,用量宜稍重。一般中药干品常用内服剂量为5~10 g,部分常用药较大剂量为15~30 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 g。此外,单方用量比复方用量要重,入汤剂要比入丸、散剂重一倍以上。
此外,本品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