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中的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2%~4%,弱视指眼部无器质性疾病、矫正视力低于0.9,主要表现是视力低下以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儿童弱视常伴有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等其他症状。
儿童弱视的发病原因是:在婴幼儿期,孩子由于知觉、运动、传导及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影响了视觉发育,造成了视觉功能的减退。弱视有很多种,我国儿童的弱视主要是由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而且无完善的立体视,这对他们日后的升学、择业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一般说来,如果能在孩子的视觉敏感期(6岁左右)进行适当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痊愈。
目前,上海已经初步建立了幼儿保健网络,儿童保健医生可以通过在幼儿园中的筛查发现弱视患儿。此外,家长也可以用一些简易的方法评估孩子是否患了弱视。
具体方法为:
1、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2、改变物品的方向后,观察孩子是否有追随反应。(可选择由大到小的一组物品,摆放方式应由近至远)。
3、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4、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
5、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有异常情况,请马上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一般说来,3~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通过视力表检查来确诊是否存在视力异常了。
弱视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斜视性弱视应矫正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则要通过佩戴合适的镜片治疗;因上眼睑下垂引起的剥夺性弱视应首先去医院做手术,矫正上眼睑下垂。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里进行精细目力训练。单眼性弱视的患儿还须进行遮盖治疗。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药物和治疗仪进行治疗。
弱视程度分级?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标准我国将弱视的轻重程度分为三级: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
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等于或小于0.1
以上视力包括裸眼视力或配镜后的矫正视力。以最高视力对照上述标准。
弱视有什么危害性?
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 眼视力低下,而且常常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无法形成立体视觉。如下楼梯时没有深度感,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等,学习不好立体几何,也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 由于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眼输入的视觉信号,大脑无法形成立体的像,将导致患者没有立体觉想象能力。正如聋哑人,他们的发音器官舌、声带都正常,但无法发音,是由于因聋致哑,他们的听力障碍,造成无法模仿发音,最终丧失发音能力。
这将直接影响将来的就业和工作,而且对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更严重的还可导致视力终生低下,配戴眼镜也不能达到正常视力。另外,弱视常引起斜视,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弱视儿童常有自卑和自闭心理。
儿童验光为什么要散瞳?
儿童验光时需要滴麻痹睫状肌的眼药(如阿托品)散瞳验光,根据屈光不同,第二天或3周后还要复查才能确定戴镜度数。
散瞳的目的是为麻痹睫状肌,从而麻痹调节作用,验光才能正确,有利于弱视的治疗。有些家长感到麻烦,嫌时间长,经常要求不要散瞳验光。但12岁以下儿童的眼睛调节力很强,如果不用散瞳剂散瞳,验光度数的误差就会很大。
弱视治疗的原则?
及时和正确的治疗,绝大多数患儿视力可以提高,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弱视大多数发生于学龄前的婴、幼儿童,而治疗弱视又受到年龄的限制,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治疗效果就越差,成人后治愈无望。切勿认为弱视不是病或者是小病,甚至抱有孩子长大了能够自己好的幻想,治疗不及时或延误治疗,将抱恨终身。
治疗弱视的常用方法原理?
1、戴镜疗法
配戴眼镜,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使影像清晰,视功能得到正常发育。
2.遮盖疗法
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注视,消除健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
3、同视机训练疗法
分离双眼,每眼各自注视一个物体,在大脑视皮层内将两眼的物像融合为一,建立并完善立体视觉。
4、压抑疗法
利用光学及药物暂时抑制健眼,使健眼视物变得模糊不清,从而有利于弱视眼的启用,逐渐解除弱视眼的竞争抑制,视力也可逐渐提高。
5、多频红光闪烁疗法
根据黄斑区锥体细胞对640纳米波长的光最为敏感的特性,利用特制红色滤光片的光(波长640纳米)刺激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锥体细胞,促进视觉发育。
6、CAM光栅视觉刺激疗法
用不同频率的黑白条栅作为最佳视觉刺激源,使弱视眼在各个方位上既受到不同空间频率的刺激,又受到有对比度的光栅刺激,使视觉细胞增强发育并提高视力。
7、精细目力训练法
有意识的强迫弱视眼专注细小目标,使弱视眼中被抑制的感光细胞受到刺激,解除抑制,提高视觉中枢的感受性。
8、海丁格光刷疗法
通过旋转的蓝色偏光玻璃板注视强光时,可以持续看到光刷宽窄不同的影象,刺激黄斑中心不同类型的细胞,消除抑制和再建相互联系,取得有效治疗。
9、后像训练疗法
采用后像灯光源中心的一个小圆形黑色片遮住黄斑中心凹,使强光照射在视网膜上,消除了视中枢对黄斑的抑制,相对的提高黄斑中心凹的注视力,使旁中心注视转移为中心注视。(特别适用于旁中心注视性弱视)
生避免过度疲劳,才能使视力得到保护。
弱视能治愈吗?什么年龄是最佳治疗时期?
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家族史(弱视或/和斜视)、婴儿期疾病、弱视类型、原始视力、屈光情况、斜视类型及程度、初诊年龄及注视性质等。经临床验证弱视眼的原始视力(弱视越轻,疗效越高)、注视性质(中心注视者疗效远较旁中心注视者为佳)及治疗年龄(越小越好),对疗效有显著影响,而家族史及有、无斜视与疗效关系不大。此外,双眼正位兼有良好双眼单视功能是保证和巩固疗效的最重要因素。
所以弱视能否治愈与上述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成人后治疗无望。这是因为儿童在视觉发育期视功能不稳定,即容易发生弱视也容易恢复正常。一般儿童13岁以后,视功能已发育完善,这个年龄再治疗,视力就不容易提高,精细的立体视觉更无法建立。
因此,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是在视觉发育期的1~5岁之间。而且弱视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久战,学龄前儿童有更多的时间配合治疗,上学后某些治疗会因为学习受到影响,往往给治疗带来困难而影响疗效。
弱视治愈的标准是什么?治疗多久才能见效?
根据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87年9月制定的弱视治疗疗效评价标准为:
(1)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者;
(2)进步:视力增进二行及二行以上者;
(3)基本痊愈:视力恢复到≥0.9者;
(4)痊愈:经过三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
注:若有条件,可同时接受其他视功能训练,以求完全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目前,国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总治愈率约为80%左右,建立立体视者达81.07%。
弱视治疗的见效时间与弱视种类、年龄、程度、治疗方法及配合治疗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治疗6个月无效者,可以认为效果不佳。
对治疗时间的估计为:中心固视者一般于治疗开始一个月内即见疗效;非中心固视者约2个月见效;一般情况,最短一个月,最长为一年。平均约为5个月。单眼远视弱视、斜视弱视,一般于3个月以内,达到最佳视力者可达50%。
一般在13~15岁以下都获得良好效果,弱视治疗虽然年龄小,治疗效果好,但对于那些就诊较晚的15岁以下的弱视少年儿童,也不要轻易放弃治疗,积极治疗也会收到一定效果。
弱视治愈后如何防止复发?
弱视治愈的初期,患儿的视力并不巩固,有部分患儿存在着复发的可能和视力再度下降的问题。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病人未能建立两眼单视机能及充分的融象力,引发弱视复发有以下几个原因:视力提高在正常后,在尚未巩固时,家长和患儿自行中止治疗;过早地去除遮盖,打开了双眼;弱视则治愈,急于行斜视手术,术后遮盖术眼(弱视眼)过久;未定期复诊,疏忽了治愈后的弱视眼视力变化。
为了防止弱视的复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遮盖疗法要等待视力恢复正常后逐步地去除。先每天打开2小时,一个月后疗效巩固则延长打开时间至每天4小时,以后到6小时、8小时,直至全日打开或由全遮盖改为半遮盖巩固疗效。巩固疗效期间,不放松精细作业。
(2)视力正常后头六个月需一月复查一次,以后改为三个月、半年一次,直至追踪复诊三年彻底治愈为止。
(3)如果发现弱视眼视力下降,可重新遮盖健眼,弱视眼仍能提高到原来高水平。
(4)对斜视弱视除进行增视疗法外,努力训练两眼单视机能和融象力。如发现视力下降,则应恢复后像治疗,后像疗法不应突然停止,应逐渐减少次数及延长间隔,慢慢停止,停止后应经常用弱视眼看电影、电视、写小字、做精细工作,或在绘有黑白线条的转盘上做绘画游戏,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刺激黄斑机能,防止退步。
弱视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弱视儿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双眼视力均提高到0.9或以上,但是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一眼或双眼视力又降到0.9以下,常称为“弱视复发”。复发的原因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家庭因素: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视力已经恢复,忽视了巩固治疗,不督促孩子继续做弱视训练,不定期检查视力、验光和更换眼镜。
患儿因素:由于儿童自觉性差,不坚持戴眼镜,不能坚持治疗。有的患儿只在家长面前戴眼镜,离开家长就不戴。
医生因素:对于斜视性弱视儿童在斜视手术后,可能因为弱视眼被遮盖时间过长而复发。
弱视与近视有什么不同?
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病。近视眼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恢复正常,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两种病有本质不同。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不可能有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不仅影响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人口素质。
弱视治疗中家长如何配合?
弱视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除了医生检查、指导外,更需要孩子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否则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可能半途而废。
弱视治疗中有些家长对弱视这种疾病的性质和严重性认识不足,而对长期有治疗缺乏信心,治疗一段时间后视力进步缓慢就丧失信心,让孩子放任自流,待认识弱视严重性后又后悔当初,结果回头重新治疗,不仅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错过和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还有的家长以工作忙、孩子功课紧为由,不能坚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丧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由此可见,弱视的治疗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治疗中,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眼镜配好后一定要督促孩子坚持戴用,并按医嘱定期重新散瞳验光检查。
(2)有的孩子因为遮盖治疗后引起周围小朋友的取笑、取绰号,从而不愿坚持治疗或在家长面前戴上眼罩,背后又摘掉,使家长全然不知。这也是常常导致疗效不明显的原因。如有此类情况,要耐心教育儿童、说服其自觉坚持治疗。另外也需和老师联系,请他们做好小朋友的工作,督促他们坚持治疗。
(3)戴镜、遮盖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精细作业的训练。纠正用眼过多使视力下降的错误观点。其实弱视眼越用,视力提高越快。家长除了督促患儿按时完成训练外,还可经常变换新的形式,自制或选购一些辅助治疗器具,提高患儿训练的兴趣。
(4)如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除坚持戴镜外,要按医嘱准时点用规定浓度的阿托品眼液散瞳。
(5)家长应按医嘱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诊,复诊时要同时携带有关检查、治疗的病历记录,供医生判定疗效和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每月复诊一次。视力恢复正常后的半年仍要求每月复查,防止弱视复发,以后逐步改为三个月、半年复诊一次,直到视力保持三年正常,弱视才算完全治愈。
弱视儿童戴镜要注意什么?
弱视眼戴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配镜时一定要经过散瞳验光。最好到医院专业验光配镜。
眼镜配好后一定要坚持戴用,不可间断。初戴治疗弱视眼镜视力并不提高多少,甚至有的眼镜后视力反而下降,尤其是中高度远视眼镜,这些是正常的情况。戴镜需要一段适应过程,只要坚持戴镜,视力一定会逐渐提高。
定期重新散瞳验光,调整度数。弱视儿童处于发育期,两眼的屈光度随年龄的增长也发生着变化,所以不能一副眼镜一直戴下去不换。一般3岁以下儿童散瞳重新验光一次,4岁以上儿童每一年散瞳验光一次,每次根据屈光度的变化和弱视、斜视矫正的情况,决定是否重新换镜。
弱视儿童戴上眼镜还能摘下来吗?
这个问题也是患儿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实际上,大部分弱视儿童的眼镜,长大后都可以摘掉的。这是因为弱视儿童以后合并远视为多见,而随着弱视儿童年龄的增长,眼球发育,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眼镜片的度数也会减少,视力逐渐恢复正常,眼镜就摘掉了。当然,治愈的弱视儿童如在发育期间不注意用眼卫生,而引起近视,那又需配戴近视眼镜了。
弱视儿童中也有需要终身戴镜的,这只占很少数。这类弱视多合并有+6.00D以上的高度远视,±2.00D以上的散光,即使年龄增长,眼球发育也代偿不了严重的屈光异常,成人后仍需戴镜矫正视力。
在儿童期弱视得到及时治疗,视力能够矫正的这类眼睛,虽然成人仍需戴镜,但比年幼时未矫治,而成年后想配镜却配不上要好得多。
弱视儿童的营养调理?
弱视的疗效由多方面决定的,其中营养的作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据研究,人参、首乌、枸杞及动物脑等,确有助于人体大脑细胞发育、强壮神经、增强体质、促使心灵眼明等作用。钙、镁、磷、谷氨酸、复合维生素B及B12等,均为益智明目所不可少的物质。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乙酰胆碱,对促进大脑功能、智力发育,增强记忆,改善视觉大有益处。被誉为“智慧酸”的谷氨酸,是人体大脑需要的重要部分,能消除脑代谢中“氨”的毒害,在鲜奶、鲜肝、啤酒中含量较高,富含复合维生素B族成分,这些都是促进人脑智慧的食物。弱视儿童必须给其充分的营养,其实最重要的是防止小儿偏食和挑食,食品应多样化,荤素搭配,定时定量。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含钙食物:虾、海带、大豆、蔬菜、牛奶、花生、橘、橙和蛋黄等。
含维生素A的食物:猪肝、鸡肝、蛋黄、牛奶、羊奶等。
含核黄素的食物:牛奶、干酪、瘦肉、蛋类、酵母和扁豆等。
含铬的食物:糙米、玉米、红糖等,此外瘦肉、鱼、蛋类及萝卜、豆角中也有一定含量。
含维生素C、B的食物:鲜枣、柑橘、西红柿、马铃薯、肉类、动物肝、肾和乳类。
碱性食物:柑橘、苹果、海带及新鲜蔬菜等。
含咖啡因的食物:茶叶、咖啡和巧克力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