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学者在上世纪末指出“糖尿病在本世纪20年内的情形将同AIDS在20世纪最后20年时一样,
它的流行是现代文明的灾难”。我国的现状不容忽视,199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21%,而在上海则达到10.6%。根据糖尿病的自然进程,1型糖尿病在发病20年后约35%-45%出现糖尿病肾病,最后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2型糖尿病多在40-60岁发病, 常同时伴有多种大血管疾病, 在发生肾功能衰竭之前就可能死于致命的大血管疾病。
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糖尿病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增加了2-4倍,MI增加了10倍,脑卒中增加了3-4倍,下肢或足坏疽增加了15倍。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死亡危险增高42%,漏诊糖尿病死亡危险增高77%,确诊糖尿病死亡危险增高111%。
糖尿病患者不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往往同时存在更多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40%-60%)、高血脂和肥胖。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卒中危险性增加2-6倍,首次缺血性卒中病死率增高3倍。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110-125 mg/dL(6.11-6.94 mmol)]的患者卒中危险性增加2倍,这种风险随空腹血糖的增高而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问题应予仔细处理。SHEP和 HOPE试验都证明,在血压控制良好的糖尿病人群中卒中发生减少,从雷米普利治疗中获得的益处超过了血压的降低。而且,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严格控制血压能更有效地减轻微血管并发症,如神经病、视网膜病和肾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