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需要行腰椎融合术?
脊柱的稳定性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一切导致腰椎稳定性丧失的疾患都必须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这些情况或疾患包括腰椎峡部裂、退行性变、创伤、先天性疾病、病理性破坏、椎间盘突出手术切除关节突过多及椎管狭窄行广泛椎板切除减压等。
各种内固定,不管多么坚强,其所建立的稳定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固定作用必将逐渐减弱、直至丧失,由其所建立的稳定性也随之而失去。只有通过植骨融合才能实现永久的稳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稳定重建。因而,植骨融合在重建腰椎稳定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融合成功与否也成为脊柱手术成功与否重要标志之一。
2、腰椎融合术常用术式有哪些?
腰椎融合常用术式及其特征:
腰椎融合技术多种多样,根据融合部位不同大体上分为3类:后侧融合术、后外侧融合术和椎体间融合术。
(1)、腰椎后侧融合术:后侧融合术是由Hibbs于1911年首次报道,所以又称为Hibbs融合术,是双侧椎板和关节突间的融合术,其适应证非常局限,只能在椎板保持完整的情况下方可应用。现在很少使用,已经基本上被淘汰。
(2)、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即横突间融合术,与Hibbs融合术相比,PLF适应证较广泛,曾一度作为腰椎融合的标准术式,但是其存在创伤大、椎旁肌肉损伤严重、不能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生理曲度、不能进行腰椎滑脱复位、不能有效恢复腰椎前柱的支撑功能、植骨床处理困难、需要植骨量多、融合率低、融合强度低和对植骨融合评价较困难等严重缺陷。
(3)、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LIF是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报道。可以有效地恢复腰椎的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所以更加符合腰椎的生理功能。和其他融合技术相比,其植骨面积显著大,融合率明显增高,融合强度也显著提高,同时消除了间盘病变所造成的间盘源性疼痛。按手术入路的不同,LIF主要分为3种:前路椎间融合、后路椎间融合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等。现在在我科接受腰椎融合术式多是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手术快,出血少,并发症也明显减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