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一、病因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二、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皮疹累及眼、额顶部皮肤和部分颞区皮肤,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疼痛性质科类似于三叉神经痛,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有时该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平衡障碍。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疼痛超过3个月,仍不缓解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我们只在HIV感染的患者中发现过此类型。
三、诊断
1、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2、有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3、疹间皮肤正常。
四、鉴别诊断
(1)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2)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3)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
(4)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惟一可靠的方法。
五、并发症
1、并发细菌感染
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倘若继发细菌性感染后,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脑膜炎,病后出现视力下降、失明、面瘫等后遗症。
2、疱疹后遗神经痛
头部带状疱疹多在前额部即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3、可能诱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
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神经纤维,即眼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重者发生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就会产生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4、引发内耳功能障碍
发生在耳廓、耳道的带状疱疹,会出现内耳功能障碍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5、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6、治疗
1、药物疗法
(1)抗病毒药物 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需要按时足量使用。
(2)神经痛药物治疗
①抗抑郁药 主要药物有阿米替林,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等,适用于局部的烧灼痛患者;
②抗惊厥药 有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适用于阵发性疼痛患者。
③麻醉性镇痛药 可供选择药物有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等。
④非麻醉性镇痛药 包括NSAIDs、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等
⑤外用药物:疱疹初期 更昔洛韦乳膏(可由)(但大面积溃破时不适合使用)
痂皮脱落后 可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扶他林乳膏、辣椒碱软膏等。
⑥辅助用药:防呕吐反应 胃复安、加斯清口服,或欧贝静脉推注
防便秘反应 便塞停口服,杜秘克口服
防皮肤瘙痒 抗过敏药物
增强机体免疫力 胸腺肽类(如日达仙)
促神经修复类 弥可保注射液或片剂、神经妥乐平静脉使用
2、神经阻滞(为疼痛科诊疗特色)
①椎旁神经或肋间神经阻滞:配方:0.25~0.375%布比卡因+地塞米松5mg+弥可保2ml+利巴韦林2ml每节段2-3ml,阻滞后患者疼痛需完全消失,观察 疼痛消失的时间,如超过麻药的半衰期,且每次阻滞后,疗效维持时间均在延长,说明此方法有效。
②硬膜外连续镇痛:适用于第一种阻滞办法,疗效维持不理想的患者,可采用相应节段,硬膜外置管连续泵注吗啡和局部麻醉药的方法治疗,但一次性硬膜外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一周。
③蛛网膜下腔输注通道植入并连续镇痛:以上疗法有效,但导管需要不断更换时,建议采用此法。可以连续鞘内,泵注吗啡,药物用量为口服剂量的1/300,副作用减少可以高位植入颈段,必要时可作为全脊髓麻醉的注射通道。可以放置3个月的时间。
④全脊髓麻醉:适用于头面部和难治性发作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
总的原则应当是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末梢到神经干、神经根再到中枢。
3、神经毁损
射频温控热凝术行神经毁损,可用于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区域的带状疱疹神经痛。
神经毁损治疗还包括内侧丘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或X刀),手术硬脊膜下腔脊髓背根毁损治疗、垂体毁损、交感干神经节毁损等。
4、脊髓电刺激疗法:
适用于顽固性带状疱疹疼痛,且没有经过化学毁损者,但费用较为昂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