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细心关注和耐心记录宝宝身体的异常变化
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他(她)肯定会在食欲、睡眠、大小便、精神状态等方面表现异常。爸爸妈妈每天都要细心地观察宝宝这些方面的变化,并适当做些记录(作为宝宝平时的健康记录)。一旦发现宝宝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哭闹不停、气色不佳甚至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一定要意识到宝宝可能生病了。
在送宝宝看儿科医生前,爸爸妈妈必须要学会并习惯性地做好一件很重要的事­更详细地记录宝宝的病情经过和症状。主要按时间经过记录,应尽量简明扼要,包括记录宝宝的体温、体重、气色、食欲、哭闹、睡眠、精神、大小便次数和状态等变化的时间和方式,此记录可便于爸爸妈妈准确地向医生描述宝宝的症状,提高就诊的效率。
建议爸爸妈妈一开始就用一本专用的本子做为宝宝的病志进行记录,这样即可以连续性地观察宝宝病情的变化趋势,还有利于宝宝平时的健康管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例如哮喘、肾病综合征)的宝宝,这种疾病备忘录就更为重要。千万不要用便条记录,以免记一次丢一次无法保存。
还应该记录宝宝的用药情况,除记录药名和服药注意事项外,还要记录宝宝是否喜欢服用此药、用此药后有无不良反应:有无腹泻、有无呕吐、有无出皮疹等。如果宝宝对某种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一定要醒目地标记在宝宝病志上。
2、要学会简明扼要地将宝宝的病情正确表述给医生
(1)应尽量由最了解宝宝病情的妈妈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并且要带上宝宝的病历和病志,以便让大夫简捷而又详细地了解宝宝过去患病的情形和平时的健康状况。
(2)如果爸爸妈妈事先就简要地记录下宝宝的以下情况,就可以在就诊时能够把握要领,简明扼要地将宝宝的病情正确表述给医生:
①体温:宝宝前天晚上、早晨的体温以及宝宝平时的体温。
②情绪:宝宝情绪是不稳定,哭闹不安还是情绪和平时一样。
③精神:宝宝精神是很差、萎靡不振还是跑玩自如和平时一样。
④食欲:有无增减还是与平时一样。
⑤咳嗽、流涕、呕吐等症状轻重及持续时间。
⑥宝宝出皮疹的时间、部位。
⑦宝宝大小便有无异常。
(3)表述病情时不要自己任意加上病名
爸爸妈妈在向医生表述出宝宝的病状后,不要自己任意判断宝宝的病种和病情,您只需要尽量说出正确的病状就行。
(4)不可对医生隐瞒宝宝的基础病
如果宝宝患有让您难以开口的基础性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脑性瘫痪),您绝对不可以向医生隐瞒,否则会影响医生对宝宝的正确治疗,甚至可能在药物使用上出现配伍禁忌而危及宝宝的生命。
3、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和护士治疗
(1)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时,尽量别穿套头衫,尤其不要穿连裤杉。应该给宝宝穿前开襟的、上下分开的衣服,方便给宝宝脱衣做体检和治疗。
(2)最好是由妈妈帮宝宝脱下衣服接受医生的诊察,当然这些可以由医生和护士代做,但多数孩子还是喜欢也比较放心由妈妈来做。
(3)3岁以下的宝宝不能很配合地独立坐在诊椅上接受医生的诊察,有些宝宝还可能哭闹不安,这样就只好由妈妈抱坐在膝上,并在妈妈“有效”的帮助下,医生才能轻松而又清楚地检查宝宝的口腔和咽喉部:妈妈把宝宝的双脚夹在自己的腿之间,右手抓住宝宝的双手,左手固定宝宝的头部,这样再闹的宝宝也难以动弹了。
(4)信赖医生和护士,遵守医瞩,接受正确诊治
家长和医生之间应该彼此信赖,千万不可过于怀疑医生和护士的诊治。当然如果有疑问,应该直率地询问医生,以求疑问能尽快得到解答。爸爸妈妈不可以因为对医生不信任、或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就拒绝或自行停止给宝宝用药,这样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或导致宝宝再发病。
4、要知道该怎样有效地保存病历资料
宝宝的病历也是记录宝宝成长过程的重要资料,细心的和有责任心的爸爸妈妈应该学会完整而有效地保存好宝宝的病历资料,尤其对患有慢性疾病(如肾脏病、哮喘)的宝宝,病历的完整保存至关重要。
(1)养成将宝宝的病历放在家里某一个固定地方的习惯,便于急用时很容易拿到。
(2)尽量在一本病历用完后再买另一本新病历用,便于疾病就诊记录的时间连贯性。切忌几本病历同时用,以免造成混乱给自己和医生添麻烦。
(3)要定期整理病历(例如1年或2年整理一次),按时间顺序标记好用完的旧病历,编上序号并装订好。
(4)化验检查和辅助检查的报告单不可随便丢弃,应该按时间顺序从远到近粘贴或装订好(最好每次就诊后能及时粘贴或装订,以免遗失)。
(5)当医疗保险公司索要宝宝的原始病历时,您一定得留下病历的复印件后才可将宝宝的原始病历交出去,要记住医疗保险公司通常是不返还病人的原始病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