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一直是治疗各期梅毒的首选药物,但治疗失败时有发生。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DRL)、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试验 (TRUST)中抗心磷脂抗体 (anti-cardiolipin, aCL)滴度常与疾病活动有关。早期梅毒患者确诊后经正规驱梅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和血清治愈,治疗后 3 个月降低 4 倍,6 个月降低 8 倍,但有部分患者的 aCL 降到某个滴度(一般≥ 1∶8)时不再下降,维持在低滴度 3 个月以上,甚至终生阳性,称为血清固定。
在一项465例早期梅毒治疗研究中观察到,治疗后 6 个月时 96 例(21%)患者发生血清固定 ;治疗后 6 个月时血清痊愈与患者所处病期早(一期、二期及潜伏梅毒患者痊愈率分别是 87.0%、85.8% 和 62.1%)、基线滴度 >1:32、发病龄小、性伴少、发生初治时吉海反应等因素相关。也有文献报道血清固定与同时感染 HIV 或无症状神经梅毒相关。国内外数个基于不同研究对象的细胞免疫学研究表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有严重的Th1/Th2免疫失衡和细胞免疫抑制,机体彻底清除螺旋体能力受损。临床上潜伏梅毒患者更易转归为血清固定,这部分患者虽然临床表现为健康状态,但体内感染状态及免疫状态却不尽相同。
目前梅毒治疗后血清固定现象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清固定现象表明患者体内有持续性感染还是代表了一种感染诱发的持久性自身免疫反应,对血清固定患者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治疗仍存在争议。早期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并不能改善血清固定。事实上,血清固定患者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能终生阳性。
患者出现血清固定后,无需多次使用青霉素治疗,可以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血清固定原因:如脑脊液检查,免疫功能检查等。定期复诊,心态平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