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详细规范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和方法,介绍给患者,希望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自觉的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血糖监测
(一)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正常值4%一6%),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之初检测≥l次/3个月,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检查1次/6个月。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应以空腹和(或)餐后静脉血浆血糖为准。如果没有实验室,则可以应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测定,须定期校准。这样的中心应定期介绍患者到有条件的中心检查,或与上级中心实验室建立联系,转送标本。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应采用可溯源到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曾使用的方法进行。
(二) 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指尖毛细血管血检测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如条件所限不能检测血糖,尿糖的检测,包括定量尿糖检测,也是可以接受的。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这些患者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一些证据显示,自我血糖监测有利于改善血糖控制,但也有不支持的证据。
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① 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监测4~7次/日,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日。
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开始阶段监测血糖≥5次/日;达到治疗目标后,监须2―4次/日。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监测血糖2-4次/周。
(三)血糖监测时间
1、餐前血糖检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
(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2、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3、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4、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5、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
6、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四) 血糖监测方案
1、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复诊1次/2周,复诊前1 天加测5点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监测血糖3次/周,即:空腹、早餐后和晚餐后,复诊1次/月,复诊前1 天加测5点血糖谱。
2、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 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复诊1次/2周,复诊前l 天加测5点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监测血糖3次/周,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复诊1次/月,复诊前1 天加测5点血糖谱。
3、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的强化血糖监测方案:每周3天,每天5:00―7:00血糖监测,主要在药物调整期间使用。
4、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低强度血糖监测方案:每周3天,每天一餐前后或每周3 天早餐前、睡前的血糖监测,以此既能掌握血糖控制趋势,又能了解进餐对血糖的影响。如有疑似无症状低血糖,则应重点监测餐前血糖。
(五)血糖监测的指导和质控
开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技术和监测方法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小组应1~2次/年检查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和校准血糖仪,尤其是自我监测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时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或者多个组分的临床表现,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的增高及体重的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及其危害等将显着增加。因而,对2型糖尿病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科学、合理的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治疗措施。降糖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