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瞬息万变,我们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总能随处看到:有电梯的地方坚决不走楼梯,能用车到达的地方坚决不步行,电动自行车取代了人力自行车,地铁里公车上马路边都是低头忙碌的手机党们,就连已经简化很多的家务活也有扫地机器人来解放我们的双手……
而我们的健康状态,除了遗传、环境因素外,最大的影响因素莫过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了。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无一不跟不良的饮食运动习惯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防治这类疾病的重要手段。谈到糖尿病的饮食干预,相信大家都能随口说上几点:“少吃多餐”,“减少主食量”,“远离甜食”等等。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呢?
少吃多餐好不好?
代餐饮食仅仅是追求时髦吗?
不吃早饭有没有危害?
早餐吃得多好,还是晚餐吃得多好?
这些天天都要面对的吃饭问题,让我们疑问,到底如何吃才是健康的?正如科技发展一样,糖尿病饮食治疗在科学家的严谨工作下,同样产生了一些新的理念与突破。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聊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新观点。
新概念1――限食疗法精彩不断
饮食治疗,又称医学营养治疗,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策略之一。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总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素,并兼顾个体饮食喜好,达到代谢控制目标。
已有久远历史,但本世纪以来才得以重视的饮食治疗之一是限食疗法。顾名思义,限食疗法指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自愿地限制进食的热量,而不致引起营养不良,使限食者从身体、心理、精神三个层面得到提升,达到治疗预防疾病、养身健体的目的。
限食疗法作为饮食干预的经典手段,它的形式多样。按照限制热量程度可以分为:一般热量限制(在原先基础上减少25-40%热量摄入)、极低热量限制(<800kcal/d);按照限制的营养素不同,可以分为脂肪限制、碳水化合物限制、蛋白质限制、以及生酮饮食等;按照限制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限食,隔日限食(一天限制饮食,一天正常饮食,交替进行),5+2限食(一周中5天正常饮食,任意两天控制饮食,摄入500-600kcal/d),后两者可以归为间断限食。
我院内分泌科自2012年12月开展限食疗法以来,已经接受了超过200例的限食患者。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限食,配合出院后的生活方式改变,可以远离药物,轻松保持血糖达标。体检发现的糖尿病前期病友,通过限食,愉快地走进了正常人的队列,甩掉了手中的“糖尿病患者”帽子。一些已患糖尿病三五年的病友在限食后,胰岛素或口服药的剂量也大大地减少。
针对限食疗法,国外学者以及我们的研究均证实,限食可以降低体重、腰围、血压、血糖,改善血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限食后,人体内三个指标――酮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变化,是限食发挥改善代谢、降低肿瘤风险、延缓衰老作用的可能机制。
新概念2――代餐饮食,时髦有效
代餐饮食(Meal replacement),那是什么?也许你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那么,压缩饼干你总是听过的吧。代餐的理念源自西方,压缩饼干可以认为是它的雏形,目前的代餐产品有代餐棒、汤、粉,用于取代部分或者全部传统正餐。每一份代餐含有200-400kcal能量及一定微量元素,通常用来代1-2餐,使全天摄入热量控制在800-1500kcal。
代餐产品的悄然问世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想减重,但又不愿忍受饥饿的人群。代餐的本质是减少热量摄入,但它却有独特的优势: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能有效控制食量和热量,食用方便;营养均衡,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好,有助于维持体重不反弹。
代餐饮食在维持体重、避免反弹、提高患者改变饮食习惯的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非常有名的Look AHEAD研究中,学者就探讨了代餐对患者饮食习惯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在代餐组,低脂饮食的比例增加,1年后达到饮食推荐要求的受试者比例显著高于未代餐组,更重要的是,50%的肥胖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维持减重5%长达8年之久。这些结果提示,代餐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使减重的过程不那么痛苦,变得更容易接受。
在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66名患者经过12周代餐,体重指数从40.1±6.6kg/m2下降到35.1±6.5kg/m2,糖化血红蛋白从7.4±1.3%下降到6.5±1.2%。
代餐,不仅仅是个时髦的词儿,它所带来的减重、降糖、改善肥胖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你想要控制体重,但又很难忍受饥饿,不妨与医生沟通,尝试代餐饮食。
新概念3――限时进食,摒弃少吃多餐
为什么总有人说自己减重很难,就连喝水都会长胖。我们知道,水的能量为零,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半点儿能量。所以“喝水也胖”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对糖尿病患者,传统饮食观念会推荐少吃多餐,避免血糖波动太大。也有些经验性观察认为,少吃多餐的人每餐吃的量很少,而一日三餐的人会在正餐到达的时刻因为饥饿而过量的吃,所以少吃多餐(三顿正餐+上午茶、下午茶、夜宵)会比一日三餐每天大概少摄入400-500kcal的热量。也因此,少吃多餐被认为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在医学领域,最高级别的研究证据来自于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刚刚我们所说的观察性研究得到的经验证据是证据力量最弱的一种。针对饮食频率与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研究目前只有一些小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而这些研究得到的结果非常不一致,多数认为少吃多餐并没有比一日三餐或者两餐更能降低体重、血糖,甚至有的研究发现,一日三餐者血糖控制更好。
而2014年12月份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动物研究发现,限时进食能预防及逆转小鼠高脂喂养诱导的肥胖和2型糖尿病,效果与限时长短呈正比。在这个研究中,两组小鼠,一组24小时提供食物,另一组仅提供食物9-15个小时,其余时间不予进食,两组小鼠总食量没有差别。
当然,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在人群中的应用。以上至少告诉我们,延长空腹时间,减少进食时间,有利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推荐糖尿病患者,除非预防低血糖发生,否则,一日三餐,定点进行。哪些喝水也胖的朋友们,仔细想一想,你的主食吃得是不多,但你是不是手边零食不断?
新概念4――分餐进食,早餐是主
最后,我们来说说早晚餐分配的问题。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不仅仅需要关注热量摄入、营养均衡、吃几顿的问题,还需要重视何时吃的问题。
中国有句老话:早饭吃得饱,午饭吃得好,晚饭吃得少。是非常有道理的。研究发现,早餐或者中餐为主者(指该餐的热量至少占全天的33%以上),不增加肥胖风险,而晚餐为主者发生肥胖的风险是早餐为主者的2倍。
对于已经发生肥胖的患者,在进行热量限制减重的时候,早餐为主与晚餐为主相比,前者体重、腰围、血压、血糖下降更明显,更重要的是,前者血甘油三酯下降33.6%,后者血甘油三酯反而升高14.6%。
再来看一个有意思的国外研究。欧美人吃午饭普遍偏晚,常在下午一两点左右。有学者就比较了早吃午饭和晚吃午饭(以下午3点为界)对体重、糖脂代谢的影响。他们发现,3点之前吃饭的人减重效果、糖脂代谢优于3点以后吃饭的人。
从上面不难得出,糖尿病患者,早餐吃得丰盛一些,三餐按时进行,不过分拖延进餐的点,有助于血糖控制。而有些人因为工作性质或生活习惯,以晚餐为主,甚至夜间进餐,随着昼夜节律颠倒,大脑和外周组织生物钟出现紊乱,糖脂代谢平衡遭到打破。因此,长期夜班或熬夜的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