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中医肿瘤学领域,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的提前干预,对于延缓和减少肿瘤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包括指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当疾病发生后,如何控制处理,不使其进一步加重。“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后,《难经》、《金匮要略》等承先启后而发挥之,如《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是说,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传变。后世医家又不断补充和丰富了“治未病”的思想,唐?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并提出了“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4)“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这一在今天看来也极具先进性,富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应用于中医肿瘤学领域,可以贯穿于肿瘤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
2、未病先防―养正御邪
肿瘤与其它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的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外证医碥》指出:“正气虚则成岩。”《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张元素《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从可能导致肿瘤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养,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碥》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启东地区作为肝癌的高发区,在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后,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当。《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3、见微知著―癌前干预,防其恶变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应把肿瘤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防止其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其他脏腑蔓延。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如胃癌的癌前状态包括:①慢性萎缩性胃炎,②胃息肉,③残胃炎,④恶性贫血胃体有显著萎缩者,⑤少数胃溃疡患者;癌前病变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腺瘤等。其它的癌前病变如食道癌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甲状腺癌的弥漫性甲状腺瘤,宫颈癌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大肠癌的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等。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即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即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曾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时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因为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癌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时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蔓延,以使疾病向着痊愈的方向发展。
5、病后调摄,防其复发
肿瘤的“治未病”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CR),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食道癌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即使是分期很早的患者(T1),仍有近5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其它肿瘤也是如此,尽管在确诊后一部分的病人可以进行根治手术,但是,总体的5年生存率仍只有50%-60%,约2/3的接受过根治手术的病人可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且85%的复发和转移发生在术后2年内。因此,对于大多数的病人,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所以在病后,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后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行术后辅助化疗与放疗的原因,中医可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萌。《伤寒论》在六经病篇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综上,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及有较好的效果,因而,更全面、更具特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