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精神养生
夏季人体往往表现为阳抗,即人们常说的 “火气大”。反应在身体上 ,如口干舌燥 、长面疱 、嘴破等等 。更常见的是 ,心烦躁怒 、情绪起伏大 。为什么夏季特别容易烦躁 ? 从中医的角度看 ,夏季属火 ,阴虚阳亢 ,阳亢火气就大 ,表示内里热量高 ,当阴阳不平衡 ,身体和心理健康将受到影响。夏季养生 ,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做到心胸开阔 ,乐观愉快 ,力戒暴怒和忧郁 。应学习保护生态环境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品德。使自己的精神状态与大自然相适应 ,充满勃勃生气 ,达到养生目的。
二 、起居调养
春夏之际,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 ,肌表气血供应增多但肢体反觉困倦 ,但是睡懒觉并不利于此时的养生需要。因此 ,在起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 ,在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 ,克服情志上的倦懒思眠状态 ,以助阳气升发。中医认为 ,经常作息颠倒 、长期熬夜的人 ,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晚上 11 点至凌晨1 点 ,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这段时间 ,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如果不睡 ,等于强迫肝继续分解工作 ,能量无法被贮藏 ,肝盛阴虚 ,阴阳失和。解毒、储存和分解胆汁是肝脏主要工作 ,长期虐待肝不得休息 ,肝火上升 ,易疲倦、气虚体弱。运动量别太大尽量从事温和运动 ,太激烈的运动会造成大量流汗 ,流失大量体液 ,心情也易烦躁不安。选择和缓的运动 ,保持呼吸平缓从容不迫,身体内极细微的血管或经络 ,才有机会得到足够养分。比如打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静心运动。
三 、饮食调养
许多人都以为夏季不能进补 ,其实并不尽然。如果进补得当 ,同样可以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 。中医古籍记载“常吃水里游的伤精,吃地上走的伤气 ,吃天上飞的会伤神”。故夏令进补 ,中医常用“清补法”,即利用既能补身体 ,又能生津液、解渴消暑的食物或药物来补充身体中不足物质 ,而不宜吃人参 、鹿茸 、狗肉等湿热厚重之味 ,更不宜用药物大补 。应进食新鲜果蔬以及药性较平和而偏凉的药物进补,如绿豆 :性寒 ,味甘 。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 ,酷暑盛夏 ,喝点绿豆汤 ,可消暑解渴 。倘若误食有毒食物时 ,绿豆就可用来解毒 。
夏天吃点绿豆芽 ,对身体大有裨益 。黄瓜 :性凉 ,味甘 。具有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利尿消肿的功能 。黄瓜的头部味有点儿苦 ,含有一种葫芦素 ,它可增加人体免疫功效 ,并可起到抗肿瘤功效。西瓜 :性寒 ,味甘甜。清热解暑 ,除烦止渴 ,营养丰富 ,含有果糖 、葡萄糖 、苹果酸 、氨基酸 、磷酸 、维生素 C 等物质 ,能迅速补充夏天人体散失的大量水分和消耗的能量 。“暑天半个瓜 ,药物不用抓”,民间早有这一说法 。冬瓜 :其味清淡爽口 ,属清暑佳品 ,煮汤炒菜皆宜。冬瓜营养丰富 ,自古就是食疗进补之佳品 ,有利尿消肿 、清热化痰的功效 ,对慢性肾炎 、慢性支气管炎 、高血压 、心脏病 、水肿 、发热等病患者来说是一味极为有效的辅助食物 。西红柿 :性微寒 ,味甘酸 。具有清热解毒 ,
健胃消食 ,生津止渴之功 。西红柿既是水果 ,又是佳蔬 ,生熟食皆宜 ,可以补充人体内缺乏的维生素 C。薏苡仁 :药性缓和 ,味甘淡 ,是清补健胃的上品 ,同米煮粥 ,中老年人经常食用 ,对身体健康颇有益处 。金银花 :夏季里 ,将金银花与菊花同用能解暑热 、清脑明目 ,配上山楂能助消化 、通血脉 ,加入蜂蜜添营养 、补中气 、味甜酸 ,实为优良清凉饮料 。适宜高血压 、高血脂症、冠心病等患者饮用 。西洋参 : 性凉而补 ,能扶正气 , 降火 , 生津液 ,除烦倦。
酷暑盛夏 ,炎热多汗 ,会损耗正气 ,损耗人体的阴津 ,伤了阴津生虚火 ,出现疲乏体怠 ,口干咽燥 ,心烦意乱 ,舌红尿赤等症状 ,可取西洋参 1~2 克 ,泡开水代茶饮 。进补应当因人而异 。婴幼儿肌体娇嫩 ,一般不宜进补 。儿童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 ,因此也不宜多补 。体弱者可适当进补一些蜂蜜 、鱼肉 、太子参 、西洋参等 。老年人机体功能在减弱 ,在炎热的夏天消化液分泌减少 ,消化功能减退 ,不宜吃大鱼大肉等油腻过大的食品 ,而适宜进补些西洋参汤 、银耳汤 、莲子汤等食
品最好同时辅以绿豆汤 、冬瓜汤 、笋干汤等 ,这样既可增加食欲 ,又利养身 。
青壮年的体质与代谢功能都较好 ,夏季一般不需进补。只要多吃蔬菜瓜果 适当减少油脂类和糖类的摄入 ,注意起居作息的规律 ,即能减少和避免暑热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夏季要少吃冰凉食物,我们以为冰凉食物可以降温 ,却忽略了体内温度更高 (有时高达 37 度) ,突然喝下冰水往体内浇 ,五脏六腑可受不了。要消暑又镇定神经 ,不妨喝菊花茶 、金银花茶 、绿豆汤或吃含水量多的水果 。不过 ,胃寒者少喝 ,可以多喝温开水 。体质属热而虚的人 ,不妨食用银耳、莲子或百合等凉补 ,祛热补气。
另外很多人认为夏天喝啤酒可以清凉消暑,不过啤酒是消暑饮品不错的选择,不过对于肝不好的人群,酒精绝对就是毒药。在国外,酒精肝已占到所有肝硬化患者的首位,而我国这一比例也在不断增高。无论是生啤还是扎啤,短期大量饮用均会引起肝细胞破坏、坏死,导致急性酒精性肝炎,而长期在酒精刺激下,肝纤维组织也会逐渐增生,促使肝纤维化形成,从而形成酒精性肝硬化。所以肝脏不好的朋友夏天切忌用啤酒来“消暑”。夏令补方小贴士:
1、麦冬炖甲鱼
调料 酒2小匙、盐1小匙
作法:
(1)将甲鱼宰杀洗净,热水氽烫出水
(2)将氽好的甲鱼切块加水炖煮1小时
(3)药材用水冲洗后放入煲中
(4)再将调料入煲,用文火炖3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解析:夏令阴血虚亏可造成头晕目眩,肌肤干燥,面色无华,因此急需滋阴生津、补益精血。甲鱼营养丰富、汤味鲜美、且潜伏水中,有滋阴、清热、凉血之效,被誉为阴性食品中的佼佼者,最补人之精血,麦冬养阴生津、令人轻身不老,枸杞滋补肝肾、以明目乌发见长,玉竹性寒又能美白祛斑,悦泽肤色,女性乃阴柔之体,所以此汤最适宜女性、阴虚者夏令进补。
2、山药牛肉汤
调料 酒2大匙、盐1小匙
作法:
(1)山药去皮洗净切片
(2)红枣用清水洗净沥干备用
(3)牛肉冲洗,后用热水氽烫去血水洗净备用
(4)将6杯水煮沸,同时加入药材、牛肉放入锅中炖40分钟
(5)最后加入山药和调料,再继续炖煮15分钟即可
功效解析:
山药为药食两用之品,药用健脾益气、长肌肉、止泄泻、除疲劳,饮食可作主食、作蔬菜,或酿酒的原料,常年食用有降血糖、抗血管硬化、延缓衰老等诸多功效;黄芪补气生肌固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病毒侵袭;红枣益气补血,健脾益胃,尤其其维生素含量为百果之冠,被营养学家称为“活维生素素丸”牛肉不仅营养价值高,营养结构也非常适合人体的需要,在畜产品中以热能高、蛋白质多、脂肪含量少而闻名,特别是牛肉拥有的必需氨基酸甚多,故中医认为:黄牛肉补气功效,足以与黄芪比美。牛肉中水牛肉性凉,黄牛肉性温,所以夏令食补宜选用水牛肉。山药牛肉汤药食相兼,偏重于补气健脾,脾气虚弱、体倦乏力、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者,较适合夏季气虚者作为日常食补。
3、天王补心丹
药物:酸枣仁、柏子仁、天冬、麦冬、生地、当归、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朱砂
服法:中药店内有现成的丸药销售、每次6克、每日三次。也可熬成汤药、每日二剂,或请药店加工成补膏、每日晨晚食用
功效解析:方中以天冬、生地、人参,寓意补益天地人三气。另将人参、麦冬、五味子数药相合,内含生脉散之意,以取养心阴、生血脉之效。人参补心气、玄参滋心阴、丹参调心血,三参共用,则令气血旺心有所养,神明可安。茯苓、五味子、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朱砂安神镇静,桔梗引药上行,故整个处方配伍合理、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该方的主要功能是养心安神、滋阴清热,因此它最适宜夏季因火热熏蒸、阴血虚弱所致心神不安者调补之用。
4、芡实八珍糕
药料: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子肉、米仁、扁豆各30克、人参8克
制作:以上各药洗净烘脆、研粉加入米粉500克、和匀加糖蒸糕
功效解析:方中诸物虽为药、更是食、故无药石之苦,且制成糕后,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能食用。此方各药健脾和胃、利湿消食,故能增强人的食欲,是夏季健脾养胃药膳食疗中的最佳选择。
5、玉屏风散
服法:中药店内有现成的丸药销售、每次6克、每日三次。
也可熬成汤药、每日二剂
功效解析:黄芪益气不同于人参、党参,它重在固表、强壮卫气以抵御外邪的侵袭,方中并配以白术健脾,从内助生气血运行,来支援黄芪的益气固表驱协外出,防风则疏风解表,预防病变由腠理而入,三药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犹如一道玉屏拱卫着人体肌表的安全,故古人将称其誉为玉屏风散。夏季“空调病”所引发的卫阳虚弱,如以玉屏风散补气固表,不仅能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6、可选择的中成药制剂
去湿 藿相正气软胶囊
清暑 仁丹
清火 一清胶囊
开胃 保和丸 王氏保赤丸
补气阴 生脉饮
温阳气 金匮肾气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