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切口疝的定义为:临床体检可触及或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的原手术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有或不伴腹壁包块――欧洲疝学会概念。临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尤其是腹部纵行切口区。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切口发生感染或者术后剧烈咳嗽、腹压过高、反复膈逆等则发病率可达10%;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以上。单纯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率 30%~50%,治疗效果不满意。
腹部切口疝的主要症状是腹壁切口处有可复性肿块出现。肿块通常在站立位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较大的切口疝有腹部牵拉感。伴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部隐痛等表现。多数切口疝无完整疝囊,故疝内容物常可以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还伴有部分性肠梗阻。根据患者的手术史结合切口处症状,切口疝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以进行B超或者腹部CT检查予以确诊。
腹壁切口疝的形成主要与手术时患者的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有:年龄偏大、慢性消耗性疾病、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局部因素有: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损伤腹壁神经肌肉使腹壁薄弱、腹壁大块缺损、关腹时张力过高、麻醉不全致组织撕脱、腹膜缝合不严、缝合组织错位、切口内血肿、积液以及术后用力咳嗽等。其中,切口感染是切口疝发生的主要原因。
腹部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手术治疗,由于切口疝绝大部分没有腹膜,腹内脏器和组织易与疝壁粘连,故患者常会出现腹部隐痛、不适或因粘连较重出现肠梗阻等。较大的切口疝如长时间没有得到治疗,疝囊会越来越大,出现疝囊皮肤糜烂,甚至破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更危险的是,手术修补腹壁缺损后,原来突出在外的腹腔脏器和组织重新回纳腹腔,增加了腹腔内压力,限制了膈肌的运动,可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甚至致命。所以切口疝的治疗要尽早。治疗最佳时机通常在上次手术半年后,因为半年后原切口内潜在的感染因素已消失,疤痕也已稳定,为修补的成功提供了保障。实在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建议使用弹力腹带保护,防止切口疝嵌顿和减缓疝环增大速度。
切口疝术式有传统的直接组织缝合和人工材料修补术两种(无张力修补术),前者在发达地区已经少有使用。人工材料修补术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大致有两种补片选择,一种是放置于腹膜外,用以加强腹壁肌层的聚丙烯补片,这类补片价格便宜,但是手术分离面积大,补片放置于腹壁内,患者异物感明显。另一种是可以放置于腹腔内的防粘连补片,手术大致方法是:清理分离粘连于腹壁疝环部分的腹腔内组织或脏器,显露疝环,选择适当的防粘连补片固定于腹壁内,加强腹壁强度组织腹腔内容物疝出。这种补片价格偏贵,但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最为重要的是复发率大大降低,是目前推荐使用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的发展,是腔镜下疝修补成为可能。对于腹部中小切口疝(疝环小于10cm)的患者是很好的选择。手术不需要开刀,尤其是那些有过开刀手术经历对开放术式产生一定的恐惧的患者。只需要在腹部打1个直径1cm和两个直径0.5cm的戳口,置入腔镜和器械在电视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分离粘连、修复缺损、固定补片。术后患者恢复时间大大缩短,顺利的话手术后1-2天即可出院。建议符合条件的患者到正规医院的疝专科或者微创外科咨询选择这样的术式进行治疗。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在治疗腹壁切口疝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微创-腹腔镜术式创伤小效果好值得推荐,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