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徐某某、女、54岁、汉族因“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一周出院时,病理报告为 : 胆囊癌,胆囊体部浸润,中分化腺癌,已侵及深肌层,胆囊混合性结石。门诊以“胆囊癌”收入院。入院后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肝门部组织水肿明显,未见其他部位有转移癌迹象,腹腔内淋巴结无异常肿大。血生化检查正常,血液肿瘤标记物中仅CEA略高出正常值不到一倍。经积极术前准备及时行补救性胆囊癌根治术。
手术经过:全麻,取右上肢部反L型切口,逐层进腹后首先游离腹腔粘连,解剖出肝门。见肠系膜与胆囊床之间有直径2cm,厚0.8cm大小的质硬肿块,切除送检;在肝门不阻断情况下行胆囊床肝组织楔形切除,切除肝组织送检;骨骼化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缔组织,清晰显露第一肝门的三管(肝动脉、门静脉、肝外胆道)。
发现胆囊管与肝总管交界处质硬,不同于瘢痕组织,于是在肝门处离断左、右肝管、尾叶肝管,并分别见开口,于胰头后方离断胆总管,切除的远端中上段肝外胆道送病检,胆总管远端缝扎;骨骼化清扫第7,8,9组淋巴结缔组织,及13组淋巴结。将左肝管、右肝管、尾叶胆管三管并拢,缝合成一直径1cm胆管口。与远端空肠行结肠后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顺利,未输血,出血200ml,标本送病检。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胆囊管汇入肝总管处残端有癌组织残留浸润;送检各组淋巴结黄豆大小共16枚,未见癌细胞;肝床与肠系膜之间的质硬肿块未见癌细胞;楔形切除的肝组织亦未见癌细胞。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近日可出院调养,定期复查、随访。
胆囊癌不易早期发现,在各家医院报道的可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胆囊癌中,意外胆囊癌所占比例较高。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现的意外胆囊癌比较多见,这个病例就给我们一个警示:对有异常的胆囊最好能术前仔细检查、术中必要时做冰冻切片检查及时中转行根治术,避免因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及肿瘤残留后造成的播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