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钱某某,女性,72岁,有“发作性胸闷十余年”病史,一直在我市各医院心内科就诊。曾行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前降支狭窄,合并心肌桥,考虑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 3级,极高危。十余年来多次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都不典型,轻度活血、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后患者症状可缓解。
近期患者再次发作,收住我院心内科,入院后主诊医生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每次发作性胸闷都在剑突下,心窝口位置,并有腹胀后背部不适,胆囊切除术后二十余年。术后以清淡饮食,喝粥等为主,查体右上腹压疼明显,消瘦体型。于是考虑是否合并胆系疾患,查上腹部核磁共振显示:左肝内二级胆管、肝总管、肝外胆管多发结石,且有胆管炎表现。结合患者既往病史,与我科讨论病情后认为,患者发作性胸闷与长期胆道结石、反复胆道感染以及胆心综合症高度相关。
与患方交流后,决定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前次外院行胆囊切除时有胆总管中段损伤,胆总管中段环形缩窄为针眼大小的孔,这是造成继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主因。术中采取左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肝门部胆管成形+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至今尚未有前期症状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