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定义和病因
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侧弯和旋转畸形,而无任何其它脊柱本身发育异常或神经肌肉等异常。是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70%。对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仍然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包括:结缔组织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内分泌失调、生长不对称和肌肉力量不平衡等。虽然病因还不能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与遗传和基因因素有关。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需要医生对其病因、自然病程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灵活选择有深刻的理解。尽管特发性这一定义较为确切,但是对其病因和自然病程的了解在逐渐增多。近来对基因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基因的变化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展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对自然病程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侧凸加重的危险因素,以指导其治疗选择。支具治疗仍然是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一些新型的支具也给了医生和患者更多的选择。手术治疗在过去一些年来改进很大,随着对侧凸畸形理解的逐渐深刻,手术和麻醉方法的改进,器械的不断更新,手术技术呈现跨越式的发展。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使矫形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在对青少年进行普查时可以及时发现脊柱侧凸,其中少部分可能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畸形。早期对这些患者进行及时治疗的意义在于:减少可能导致死亡的心肺并发症;减少成年后的腰背疼痛;改善外形,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恢复其社会认同感;早期治疗简单,费用较低。
二、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预后
脊柱侧凸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脊柱畸形的加重,治疗决策大多也是基于预防或治疗侧凸的加重。对特发性脊柱侧凸自然病程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将经过治疗的患者与未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判断该治疗方法的效果,有效选择其治疗方法,估计其预后。一般来说,在所有筛查的在校学生中有小于1%需要治疗,在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学生中有10%需要治疗。对于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患者,影响侧凸自然病程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脊柱的生长潜能和侧凸本身的相关因素。侧凸本身的因素包括侧凸的类型和大小,双弯比单弯容易加重,侧凸角度越大越容易进展。生长潜能方面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女孩的初潮年龄和Risser征。初诊年龄越小,侧凸越容易发展;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发展,并且在月经初潮前最易发展;初诊时Risser征越低也越容易发展。
站立位X线片中Risser征和侧凸角度可以作为指标评价侧凸进展的危险性。较年轻的、尚未发育并且有较大角度的患者其进展的风险较大,对评价一个侧凸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经常要问的问题“我的侧凸进展风险怎样”,上述研究可能给出一个粗略的答案,并提示可能需要的治疗手段。
三、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
1.婴儿型:为0-3岁的侧凸,主要位于胸椎,男孩居多,多数向左侧突出。其发展有两种可能,第一种随患儿长大而自行减轻或停止发展,无需治疗,约占85%;第二种逐渐加重,需积极治疗,约占15%。
2.少儿型:年龄在4-10岁之间,约占所有特发性侧凸病例的15%,侧弯多凸向右侧,女性多见。一般来说,少儿型侧凸进展的风险较大,往往比青少年型更需要手术治疗。
3.青少年型:10岁以上的侧凸,是手术治疗的最佳年龄段,占手术病例的绝大多数,部分由少儿型发展而来。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在被发现侧凸时,其弯曲很轻,在跟踪随访整个生长期后也没有明显进展。对于小于20°的侧凸,如果骨骼发育尚未成熟,且在月经初潮之前,应该每4-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侧凸超过20°或25°,或者两次复查比较侧凸进展超过5°,则应该行支具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仍有争议。Stone采用前瞻性研究来观察物理治疗的效果,发现其对预防侧凸进展没有作用,并且指出物理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总的来说,某种特定的物理治疗方法是不能对进展性侧凸起作用的。
支具使用的适应症并不完全统一。一般来说,其适用于侧凸进展且骨骼未成熟的患者。对于侧凸大于20°,或者在复查时进展超过5°,Risser征II级以下者,应该支具治疗。 对于侧凸在35°-40°之间者,仍可试行支具治疗,而当侧凸大于45°时,则应手术,因为其可能在成年期继续进展。
2、手术治疗
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在过去50年中有较快发展,尤其在近10-15年,随着新技术的进步,发展极其迅速。
从20世纪早期到50年代末,手术方式为后路融合,术后石膏固定。Harrington使用脊柱内固定下的融合术式,是侧凸手术的一大进步。Harrington内固定系统采用撑开和加压力来作为矫正脊柱畸形的主要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进行侧凸的矫形,患者可以在支具保护下早期活动,而不用进行严格的石膏固定。
在70年代后期,Luque采用固定棒和椎板下钢丝进行内固定,首创了节段固定的概念,并第一次应用平移和去旋转技术取代撑开技术作为侧凸矫形的基本方式。到80年代中期,节段固定方式已经发展到包括多种钩棒内固定系统。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采用椎弓根螺钉进行多节段固定的出现,侧凸矫形和稳定技术大大提高。椎弓根螺钉在最初主要用于腰椎和胸腰交界区域,Suk将其应用扩展至胸椎。随着多节段固定的逐渐应用,矫形效果更加满意,患者可以早期去掉外固定和支具,对自我意识较强的青少年显得格外重要。新一代的内固定系统使我们更加有能力在矫形手术后获得早期的稳定,但是获得坚强融合和脊柱稳定平衡的基本概念与早期的脊柱融和术相比并无本质不同,进行细致的去皮质化和植骨融合对于获得脊柱的长期稳定和良好效果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自体植骨被认为是获得坚强融合的金标准,同种异体骨也被认为是自体植骨的良好替代品。从髂后上嵴取骨进行植骨可能造成多种并发症,包括:动脉损伤、外观畸形、血肿、感染、疼痛、骨折和骶髂关节损伤等,而同种异体骨可以避免上述并发症,且植骨量不受限制。
在内固定系统不断进步的同时,围手术期处理也在发展。麻醉技术和术后处理能力的提高使更复杂的手术成为可能,包括一期的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常规的侧凸矫形,术后的住院时间也从最初的数周缩短至少于1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