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师从事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历40余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提出糖尿病从脾论治的观点。经过多年的实践,证实糖尿病从脾论治,并将滋阴活血治法贯穿始终,确有独到之处,且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糖尿病的要领整理介绍如下:
1、治病求本,从脾论治
糖尿病,隶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的范畴。早在《内经》中即有记载,如《灵枢・本脏篇》说:“脾脆……善病消渴”。而《素问・脏气法时论》也云:“脾病者,身重善饥”,可见脾虚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近代医家张锡纯亦认为:“消渴一证,皆起于中焦而及于上下”,并明确指出:“因中焦病,而累及于脾也。……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由此可见,消渴病是脾病及,脾、同病所致。者脾之副脏也,亦即现代医学中的胰腺。吾师认为,现代医学中的“胰”能泌胰酶消化糖类食物,又能分泌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分解糖原,使之能为组织所利用而发挥其生理作用。胰的这些生理功能与中医脾“主运化”、“游溢精气”等生理功能极为吻合。所以吾师十分重视脾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脾虚不能运化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溜而为小便,致小便量多且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则形体日渐消瘦;脾不升清,水精不布,则口干欲饮;脾阴不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胃火炽盛,则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因此,吾师强调,在诊治本病时必须侧重治脾,并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施以健脾运中、滋清脾胃、补气升陷、芳化醒脾、补益脾肾等具体治法,分别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升陷汤、益胃汤等方加减,重在健脾养胃。常用人参、黄芪、苍术、白术、茯苓、山药、升麻、柴胡、葛根、鸡内金等药组方施治。
案例:宋某,女,49岁。2年前因多饮、多食、多尿,查为2型糖尿病,间断服用优降糖、消渴丸,症情控制欠佳。来诊时见其形体消瘦,疲乏无力,双手时作麻木,视物模糊,口干舌燥。舌淡红,苔中根微黄腻。脉细弱。查空腹血糖12.4mmol/L,尿糖(+++)。治以益气健脾,稍佐清肝明目之品。药用:黄芪30g,太子参30g,苍术1 5g,白术15g,佩兰15g,淮山药30g,玄参12g,葛根15g,丹参20g,鸡内金15g,g莶草20g,地锦草20g,地骨皮15g,菊花15g,谷精草15g。水煎服,每日l剂。以上方化裁服中药60余剂,多次复查空腹血糖在5.1——6.0mmol/L之间,尿糖(一)。诸症亦除。
2、滋阴活血,贯穿始终
糖尿病发病机理,既以脾虚为基,故脾气虚弱,藏精不足则阴津亏虚。且益气健脾之品性多偏燥,而糖尿病又多以阴虚燥热征象为常见,所以吾师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时时不忘顾护脾阴,常用乌梅、白芍、山药、扁豆、山茱萸、葛根、石斛、木瓜、芦根等药酸甘化阴。又因脾气虚弱,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气机不畅,阻碍气血运行,终致脉络瘀阻,尤其胰腺及胰岛β细胞、胰管等部位发生瘀阻的病理变化更为明显。现代医学也认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环节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胰腺急、慢性炎症损伤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其病理可见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广泛纤维化,此在糖尿病患者尸检时亦已得到证实。这也为我们论治糖尿病必将活血化瘀方药贯彻始终提供了重要依据。故在治疗糖尿病时,吾师常选丹参、水蛭、皂角刺、穿山甲、王不留行、桃仁、红花、益母草、生山楂、鸡内金、败酱草、莪术等活血化瘀之品在基本方中加用,以达活血通络、消除瘀阻之目的。
案例:庄某,男,54岁。2年前曾患急性黄疸性肝炎,近因体重明显下降,口干不欲饮来诊。查:空腹血糖10.93mmol/L,餐后2h血糖1 6.19mmol/L,胰岛素、C-肽释放功能尚可。刻下自觉头昏,乏力易倦,视物模糊,手足稍作麻木。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弱。诊为2型糖尿病,予益气滋养脾阴,活血通络。药用:黄芪20g,太子参30g,山药30g,灵芝15g,当归10g,赤白芍(各)15g,乌梅15g,谷精草20g,石斛15g,木瓜20g,蝉衣10g,生山楂20g,荔枝核15g,鬼箭羽15g,天花粉15g,黄连3g,丹参15g,益母草20g,桃仁l0g。 服用1月后复查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8.6mmol/L。自觉症状亦已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