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往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仅和贫血的程度相关,而且与发生贫血的速度有关。如果一个人出现上述症状,去医院查血常规,发现有重度贫血(血色素在60g/L)以下,往往提示为慢性发展的贫血,而不是近期才发生的。
生成红细胞的原料,除了铁以外,主要的就是叶酸和维生素B12。一般所说的营养性贫血,指的就是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机体是否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12,可通过检测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水平,但检测水平往往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叶酸
属于B族维生素,富含于新鲜水果、蔬菜、肉类食品中,食物中的叶酸经长时间烹煮,会损失50%以上的叶酸。
人体内叶酸的储存量为5——20mg,近一半在肝脏;每天由随粪便排出的叶酸约为2——5ug;叶酸主要在十二指肠及近端空肠吸收,每天机体的需要量较少,需从食物中摄取200ug。
叶酸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偏食或加工不当导致摄入减少;婴幼儿、青少年及孕妇以及罹患其他疾病如甲亢、慢性感染、肿瘤等需要量增加;肠道疾病影响吸收;由于某些药物的作用或先天缺陷导致叶酸利用障碍;血液透析、酗酒可导致叶酸排出增加。
维生素B12
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量为2——5mg,主要存在于肝脏,正常人每日需要1ug,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肾、肉、鱼、蛋及乳品类等食品。维生素B12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内因子相结合,使之不被胃肠道分泌液破坏,到达回肠末端吸收进入肠上皮细胞,继而经门静脉入肝。
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包括摄入减少、吸收障碍和利用障碍。
临床表现:
贫血,严重时可全血细胞减少,反复感染和出现,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
口腔黏膜、舌乳头萎缩,舌面呈“牛肉样舌”,可伴舌痛;其他有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
神经系统及精神异常,如对称性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易怒、妄想、抑郁、失眠以及精神错乱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大细胞性贫血,重者可呈全血细胞减少;有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核占5%以上,或出现6叶以上核),亦可见巨型杆状核粒细胞。
骨髓:核幼浆老,巨幼变。
血清维生素B12低于74pmol/L(100ng/ml),血清叶酸低于6.8nmol/L(3ng/ml),红细胞叶酸低于227nmol/L(100ng/ml)。
治疗
原发疾病治疗
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一般至血象恢复后可停止治疗;但若有神经系统表现,治疗维持半年到1年;恶性贫血者(由于产生内因子抗体,内因子是维生素B12吸收所必需),治疗维持终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