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往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仅和贫血的程度相关,而且与发生贫血的速度有关。如果一个人出现上述症状,去医院查血常规,发现有重度贫血(血色素在60g/L)以下,往往提示为慢性发展的贫血,而不是近期才发生的。
铁是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竭(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
病因:寻找病因很重要,治疗病因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摄入不足:食物缺铁;
供不应求:孕妇或生长发育中的孩子;
吸收不良:胃肠疾病
转运障碍:无转铁蛋白血症,肝病,慢性炎症;
丢失过多:各种失血;
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慢性病。
铁代谢:
功能状态铁:血红蛋白铁(67%),肌红蛋白铁(15%),转铁蛋白铁,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铁;
贮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正常人每天造血需要20——25mg铁,绝大部分来自自身衰老的红细胞,仅有1——1.5mg从食物摄取,孕、乳妇需要2——4mg/天。
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发病机制:
1、铁代谢:贮存铁缺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减低;
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装铁蛋白升高;
组织和红细胞内缺铁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是迄今反映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最佳指标。
2、对造血影响:由于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形成大量游离原卟啉(FEP),或与锌原子结合成锌原卟啉(ZEP)。
3、对组织代谢影响:影响了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精神、行为、体力和免疫功能等,引起黏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层组织营养障碍。
实验室检查:(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过)
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小于2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基本正常。
骨髓常规: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系增生提示为血红蛋白形成不良,表现为“核老浆幼”。
铁代谢:血清铁低于8.95u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大于64.44 u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低于15%;sTfR是迄今反映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最佳指标,超过8mg/L,一般其浓度大于26.5 umol/L(2.25ug/ml)时,可诊断缺铁;血清铁蛋白低于12ug/L;骨髓亚铁氰化钾(普鲁士蓝反应)染色后阴性;幼红细胞内铁减少或消失。
红细胞内卟啉代谢:FEP小于0.9 umol/L(全血),ZPP大于0.96 umol/L(全血),FEP/Hb大于4.5ug/gHb。
诊断:
贮存铁缺乏:
1)血清铁蛋白<12ug/L;
2)骨髓外铁缺乏,铁粒幼细胞<15%;血红蛋白和血清铁正常。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1)贮存铁缺乏;
2)转铁蛋白饱和度<15%;
3)FEP/Hb大于4.5ug/gHb;
4)血红蛋白正常。
缺铁性贫血:
1)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MCV < 80fl;MCH<27pg。
病因诊断:尤其需要警惕消化道肿瘤引起的慢性失血,需及早诊断并治疗。
治疗:
原则: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1、口服补铁:进食谷类、乳类和茶会抑制铁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可加强 铁吸收。
有效一般表现为外周网织红细胞上升,高峰出现在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一般2个月后恢复正常。而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月,待铁蛋白恢复正常后停药。
2、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需达到的Hb-患者Hb)x 0.33 x患者体重。需先试验,无过敏才能使用。
3、最重要的是病因治疗:月经过多(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原因):请妇科就诊;
单纯营养性(如偏食严重者):改变饮食习惯;
吸收问题(胃肠道疾病):消化科就诊;
慢性失血(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寻找失血原因并治疗,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需要注意及早诊 断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