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类可防可治的疾病。除了病因预防,即针对致癌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去除某些致癌因素,达到降低癌症发病率的目的以外。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减少死亡率的重要手段。正如世界知名大肠病诊治专家工藤进英教授所言:“我既无力于知道如何预防肿瘤的发生而又畏惧于中晚期肿瘤的病死率时,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早期发现并铲除它”。
90%以上的癌症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就医时,常常已经到了中晚期。然而早期发现和晚期发现,癌症治疗效果大相径庭。比如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目前5年总体生存率仅约16%,如能够在早期阶段发现并手术切除,原位肺癌的治愈率近100%,1期肺癌手术切除,其5年生存率在90%以上。妇科专家调查发现,宫颈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几乎达到100%,宫颈早期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达90%,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67%,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10%。现在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都是因为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后就医而被确诊的,此时大多数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只能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康复和姑息治疗等减轻患者痛苦,来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了。
那么如何早期去发现癌症呢?
最有效的办法可能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全面评估后量身订制一套适宜的防癌的体检项目,这样既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又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过度检查。
通过防癌体检可能会早期发现症状不明显的癌症病人,可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与早期癌症,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目的。防癌体检是指应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针对特定的肿瘤,在无症状的人群中进行筛查。不同于常规的健康体检和诊断性检查。普通体检是一般性健康体检,不是专门针对防癌的体检,重点不是放在癌症筛查方面,在检查项目的设计上可能缺少针对性。
专家建议:
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至少要做一次防癌体检;
如果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在国外建议每年查四次;在我国提倡每年最好查两次。
需要做防癌体检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人群:
一是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恶性肿瘤;
二是年龄在40岁以上;
三是发现有癌症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
癌症高危人群是指:
1、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通常包括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罹患恶性肿瘤的病史);
2、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酗酒、药物滥用、长期过度劳累、严重营养不良、偏食等);
3、职业因素: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群;
4、生存环境遭污染的人群(化学污染、重金属污染、核污染等)。
5、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EB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
6、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纤维化、肝炎肝硬化、慢性胃肠疾病、习惯性便秘、慢性宫颈炎、肥胖、糖尿病等。
那么,防癌体检应该查什么项目呢?
一、肺癌筛查:首选胸部低剂量CT检查
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013年,美国癌症学会(ACS)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推荐使用低剂量胸部CT对肺癌高危者进行筛查。胸部低剂量CT检查使受检者的X线照射剂量较常规CT检查下降了80%甚至更多。专家建议,胸部低剂量CT筛查的对象不仅限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应该扩大到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条件者。这个检查能发现更多的早期肺癌,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因此建议,40岁以后,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肺癌筛查,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筛查手段,它在肺癌早期发现上的作用要远远高于简单的X线胸透和胸部摄片。
二、食管癌胃癌筛查:首选胃镜检查
胃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也是我国常见肿瘤,据报道:2012年中国新诊断的胃癌病例和胃癌死亡人数,占全球的40%以上。许多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隐匿,患者自己很难发现,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现在临床上90%胃癌患者都是进展到中晚期后才来医院就医的,进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疗,早期胃癌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因此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对于发现早期胃癌、食道癌以及癌前病变非常重要。
三、结直肠癌筛查:首选肠镜检查
近年来,在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肥胖、习惯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病史的人群都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现在结直肠镜检查方便、无痛,能够发现很多早期的息肉样病变,并能及时地在镜下切除,可防其恶变。
四、乳腺癌筛查:乳房触诊、彩色B超、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
乳腺癌在我国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居首位,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6.8%,部分沿海城市、大城市发病率更高。乳腺癌的疗效与分期密切相关,越早发现,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专家建议:20以上的女性人群每1-3年应接受一次乳房触诊检查。40岁以上女性人群应每年接受乳腺彩色超声检查。45岁以上妇女每年接受乳腺彩色超声和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人群。生育期妇女最好在月经干净后1周内进行上述两项检查。乳腺彩色超声和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检出乳房触诊不能发现的早期乳腺癌,若存在可疑病灶,还可在超声或乳腺X线机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
随着X线技术的发展,检查更为精确,病人受照射X线的剂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其价格也比较便宜。
五、肝癌筛查:首选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彩色超声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2年全球新增的肝癌病例,约50%出现在中国。在肝癌的死亡病例中,中国占到约51%。2012年居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由于肝癌的发生多为隐匿性,所以一旦临床诊断明确,多已属肝癌晚期,往往失去了治疗最佳时期。然而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发现,肝癌发生大多数在特定的人群中,这部分人也就是 “肝癌的高危人群”。如肝炎肝硬化的病人、长期接触黄曲霉素的、饮用被绿蓝藻类毒素污染塘水或者沟水的、嗜酒或者嗜酒加吸烟的、家族中有肝硬化或者肝癌患者的人群,都是“肝癌高危人群”。
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甲胎蛋白(AFP)和进行肝脏彩色超声检查。
六、宫颈癌筛查:首选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和HPV检测
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也是女性非常常见的三大肿瘤。已经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有效的筛查手段,完全有可能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女性体检时最好做宫颈脱落细胞的检查、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等,排除宫颈癌或癌前病变。宫颈脱落细胞学的检查,能够在肉眼还看不到病变的时候,就可能通过细胞血液检查发现病变。这个检查简单、无痛、方便。医生只需要用一个小小刷子把宫颈脱落的细胞刷下来即可。同时也推荐做一个妇科检查,或者是盆腔B超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当医生怀疑宫颈有病变,而且细胞学检查有异常时,需在直视下或阴道镜下用活检钳对宫颈病灶进行咬取活检,可取一点或多点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活检组织被制成病理玻片,由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诊断。病理组织学诊断是确诊宫颈癌的标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对所有的妇科肿瘤可以起到基本有效筛查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