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勃起功能障碍(ED)是困扰医学界的一个难题。据不完全统计,国内ED的发病率约占成年男性的10%以上。以往治疗ED除以心理治疗与中医药外,几乎无任何有效治疗手段。近20年来ED的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最近伟哥在国内的正式上市,再度引起了人们对本病治疗的关注,本文就近20年来ED药物治疗的三大突破介绍如下:
一、阴茎海绵体内血管活性药物注射。80年代初维拉格(Virag)和布林德利(Brindley)先后发现阴茎海绵体注射罂粟碱或酚妥拉明后可诱发阴茎不自主勃起,从而开创了ED药物治疗的新时代。目前,此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使用,已证实对神经性ED(对小剂量药物即非常敏感)、药物性ED、以及糖尿病性、轻中度动脉性、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性ED患者均有效,有效率可达70%以上,一般注射10~15分钟后产生勃起,可维持1~4小时。
最常用的药物是罂粟碱,或配合酚妥拉明、前列腺素E1,或三者联合应用。这些药物能松弛动脉和海绵体平滑肌组织,使海绵体内血管扩张而导致阴茎勃起。虽然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阴茎持续勃起和海绵体纤维化)、给药途径等使患者难以接受或长期使用,但该法疗效确切且价格适中,目前仍值得推荐。本法可由专业医师指导在家中自行注射。
二、1996年前列腺素E1尿道内注射(MUSE)的应用。由于本法改变了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的给药途径,使患者使用更方便,痛苦更少。只是疗效略逊于海绵体注射,个别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目前国产前列地尔尿道栓(前列腺素E1)已完成临床试验,其有效率68.1%,人们正试待着它进一步得到完善。
三、1998年伟哥(Viagra)的问世完全改变了ED治疗的被动局面。"伟哥"是音译以后的习惯称呼,化学名为"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是1992年美国辉瑞(Pfizer)制药厂开发的一种治疗心绞痛的新药,由于治疗ED有特效,1997年重新作为治疗ED的专用药进行申报。这次它获准在我国上市,名叫"万艾可",由大连辉瑞制药公司在国内生产。Viagra为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途径松弛海绵体平滑肌达到勃起效应。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计完成了21项临床研究,约有3000多例,年龄19~87岁ED患者(包括器质性、精神性、混合性者)参加临床试验,结果总有效率为40~80%。一般服药后1~5小时在性兴奋下起效。其副作用主要有头疼、潮红、鼻塞、皮疹、一过性视觉紊乱等。值得注意的是,本品不能与硝基类(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醇等)药物同时服用,否则可能导致血压突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本品不是"春药",如主观上没有性交欲望,没有性兴奋者,Viagra多无效,这一点有别于海绵体注射。正常男性企图利用Viagra来刺激,追求超常性能力的做法不可取而且有害。Viagra仅适用于ED患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