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经煎煮后进入人体的除了化学成分还有什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专家沈朝斌课题组经过研究发现,煎煮后的中药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小核糖核酸分子,这些微小RNA起着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可以为传统中药治病提供理论依据,甚至还能印证中国古人所说的“吃啥补啥”。10月27日,沈朝斌课题组向媒体公布了这一成果,700多年古药方为何有用?
“好好研究玉屏风散这张古典经方,这个方剂在中国已应用了700多年,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多汗盗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作为现代医学,希望能用科学手段把免疫机理说清楚。”沈朝斌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20年前,中国著名的儿科免疫专家应大明教授曾经对他提出这样的研究建议。
中药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3年多前,沈朝斌与复旦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教授俞培忠也曾有过一次辩论。俞培忠认为,中药材经炮制和煎煮后,最可能的药理药效作用是化学成分,而沈朝斌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不排除中药经处理后存在“小基因物质”。
沈朝斌所说的“小基因物质”就是微小核糖核酸,这是一种能够调节基因表达的“小基因”序列,它的主要功能是抵制基因转录。在医学意义上,微小核糖核酸既是一个疾病的生物标记,又是进行基因治疗的手段。
2012年,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及其团队在Cell Research杂志(22(1),2012)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小RNA(miRNA)的论文,植物中的某些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即mi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然后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是说,来自植物细胞中的物质在跨界影响甚至调控动物的生理功能,这一发现曾经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至今仍然存在着众多不同意见。
中药经煎煮后,仍然存在大量的“小基因”
在沈朝斌和俞培忠的争论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考研室教授张冬青充当了“和事佬”:“你们各自从不同研究方向进行研究,看结果 。”最终,两人合作,俞培忠提供了药物提取实验场地和动物实验室等研究条件,沈朝斌拿出了玉屏风方剂小DNA提取分离成果,俞培忠也从方剂中提取了特殊的活性化学成分。
沈朝斌表示,考虑到中草药是中国特有的遗传资源,在认识中草药治病的原理方面总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缺陷,因此课题重点关注中草药治病与调节基因是否有关联。
在经过多次动物实验发现,玉屏风散确实具有调节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课题组进一步探索玉屏风散中的各味药材的小基因表达,结果发现,中药经煎煮后,仍然存在大量的“小基因”。沈朝斌将他们称为可以喝下的“基因疗法”,他表示,这为传统中药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证明玉屏风散是一种特有的免疫调节剂。
“晒干的中药材看起来就像是植物的木乃伊,确实很难想象其中还存在活性成分。”沈朝斌表示,这是最真实地提示了中药经煎煮后是如何实际进入人体,并被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研究方法,他解释说,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是基因的物质基础,如鸡蛋的蛋黄(DNA)和蛋清(RNA),进入人体可被消化分解吸收,但微小核糖核酸进入人体是不被消化分解的,极大多数情况是可以直接被吸收的小分子,所以有希望成为改变疾病基因表达的天然治疗方法。
“鸡蛋的DNA和RNA是不能被利用的,只能提供给人营养,不可能改变人的基因表达,但是微小核糖核酸的主要作用大多是抵制基因的表达,简单理解应该是基因的‘开关’中的‘关’。”沈朝斌说。
“中国古代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吃啥补啥,西方也有相同的说法,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赫说的‘We are what we eat’。”沈朝斌表示,自己和张辰于教授的研究成果,或者可以为这种朴素的唯物哲学提供一个科学的诠释。
沈朝斌课题组的这一研究成果将在《中草药》杂志上发表,该杂志目前位列《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药学类第一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