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用药物治疗类风湿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其实有时候会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副作用,或者预防副作用的出现。为什么要使用,如何使用这些问题,有时候会让我们觉得疑惑,这里我试着做一些总结,作为参考。
一:叶酸
叶酸是减轻和预防甲氨蝶呤副作用而使用的药物,叶酸可以竞争性减少甲氨蝶呤的吸收,因此可以降低甲氨蝶呤的吸收量,减少其对于正常细胞的损伤。对于其服用时间、剂量,有时候患者并不是很清楚。一般而言,比较低的甲氨蝶呤剂量,比如每周7.5毫克,可以不使用叶酸。只有甲氨蝶呤使用剂量比较大的时候,叶酸才被采用。
关于叶酸的服用剂量,临床方面有着不同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是两种:一种是叶酸的剂量,和甲氨蝶呤相当,在服用甲氨蝶呤的第二天服用叶酸,每周一次。另外一种,每天服用叶酸1毫克,这个是美国常规补充叶酸采取的方法,现在被应用到甲氨蝶呤的副作用预防方面。还有的医生说,澳大利亚有的患者,每天使用0.5毫克叶酸,这个可能与患者使用甲氨蝶呤的剂量、患者对于甲氨蝶呤的耐受程度等有关系。说起来,类风湿的治疗,个体化用药是越来越被临床医生重视的问题,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患者不能盲从。
二:护肝保肝类药物
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护肝保肝类药物就会被使用,不同的情况下,它们使用的情况也会不同。如果是早期属于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的情况,随着人体对于药物适应性的增加,保肝护肝药物可以停止服用,这些药物,也不是越多越好。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服用治疗类风湿药物的期间,服用护肝药物,可能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这个一般是想当然而已。药物对于肝脏造成损伤,许多研究并没有深入到分子、细胞领域,我们对于其机理并不明确,因此,护肝保肝类药物如果和免疫抑制剂同时服用,能不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对肝脏的损伤,这个是没有经过研究,临床也没有得出结论的事情;而保肝护肝的药物,作为药物自身也可能存在对于肝脏、肾脏的损伤作用。因此,我们患者现在不能自行长期使用保肝护肝的药物。
如果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造成的肝损伤,我们往往需要停止服用免疫抑制剂,或者至少调整使用免疫抑制剂,在肝损伤恢复后,也需要停止服用护肝保肝药物,不是一直使用下去,到底如何使用,作为患者我们未必有那个能力搞清楚,需要医生的指导。
三:升高白细胞类药物
对于这类药物的使用,一般可以仿照保肝护肝类药物,达到目的,即白细胞回升、稳定后,就可以停下。有的是维生素类药物,可以适当作为营养补充素使用。
四: 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往往可能对胃粘膜造成损伤,临床上使用一些药物来预防副作用,常见的是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雷尼替丁、吗丁啉等。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镁,为抗酸类非处方药。奥美拉唑能够抑制胃酸的分泌,临床上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和反酸等症。雷尼替丁是H质子拮抗剂,也是抗酸类药物,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主要用于胃酸过多、烧心的治疗。吗丁啉为胃肠道动力药物,增加胃动力,治疗胃动力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导致与其相关的胃溃疡或胃黏膜糜烂发生,因此,临床上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特别是出现胃部不适症状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来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的胃溃疡、胃黏膜糜烂或消化不良症状。
原则上,非甾体抗炎药物在治疗类风湿的过程中,是不主张长期使用的,当免疫抑制剂发挥作用,炎症活动被控制以后,就不需要在使用这类物质了。保护胃和治疗胃病的药物,视情况而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的问题是,正规治疗疾病,才是王道。即便久病的患者,也不能成为医生,甚至不能成为自己的治疗医生,这不仅仅是副作用方面的问题。我们患者,有时候需要放下盲目的自大心理。有多少问题,其实是出于我们的疏忽大意,出于我们懒得去医院,出于我们不信任医生,出于我们自以为是的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天真,无视医学的科学系统的本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