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Funnel chest, Pectus excavatum)又称为胸骨凹陷畸形,是常见的胸骨畸形。1977年Ravitch报告出生活婴的发生率为1/300~1/400,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4:1。其特征是从胸骨柄开始向下向背侧倾斜,胸骨连同肋骨向内向后凹陷,呈舟状或漏斗状,胸骨体剑突交界处凹陷最深,有时两侧不对称,胸骨向右旋转。
【病因】
漏斗胸的病因学研究目前仍没有定论。漏斗胸可作为某些综合征的一部分,如Marfan’s 综合征,Prune-belly综合征,Pierre-Robin 综合征等。漏斗胸可单独存在,此类型多见。其病因有如下几种学说:
1 、膈肌中心腱缩短:虽然改学说能直观地解释漏斗胸的形成,但手术中并未发现缩短的中心腱,影像学结果也不支持,与临床表现也不符合,所以该学说的支持者很快减少。
2 、呼吸道梗阻:如果呼吸道存在梗阻,因吸气性呼吸困难而用力吸气,长时间会形成漏斗胸。但多数呼吸道梗阻患儿并没有发生漏斗胸,漏斗胸的患儿也不一定存在呼吸道梗阻,这说明呼吸道梗阻只是形成漏斗胸的一个诱因。
3 、部分前方膈肌肌肉纤维化:Brodkin于1953年提出,但不能解释一些临床表现,只是形成漏斗胸的部分原因。
4 、骨及肋软骨发育障碍:目前虽然未获得漏斗胸患儿肋软骨和胸骨发育不良的直接证据,但也发现肋软骨的生化检测异常,光镜下观察有异常,软骨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发生了突变。
5、 结缔组织异常:因漏斗胸常合并骨骼肌肉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近来发现漏斗胸患儿皮肤纤维母细胞胶原合成异常,提示漏斗胸患儿存在全身结缔组织疾病的可能。
6 、漏斗胸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11%~37%的患儿有家族史。漏斗胸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漏斗胸是由佝偻病引起的说法不成立。
【临床表现】
由于漏斗胸畸形自出生后逐渐加重,所以在婴儿期可不甚明显。幼小儿自觉症状少,稍大儿童才可能出现呼吸和循环系统的障碍,但畸形较轻者,可无明显症状。多数婴幼儿漏斗胸是无症状的。
呼吸系统的影响是肺活量的减少、残气量增多,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尤其是活动时气喘。循环系统的障碍是呼吸困难,脉频,心悸等症状。体征是胸廓畸形,伴有颈前屈,轻度驼背,腹部突出。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年长儿由于胸廓畸形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变得性格内向,严重者病儿精神忧郁而导致精神失常。
【诊断】
本症通过外观检查即可诊断。即胸骨肋骨凹陷,腹部前凸,颈肩前倾,驼背,年长儿可有脊柱侧弯。但需对漏斗胸的程度、心肺功能和患儿心理精神状态作出全面评价。
1 、漏斗胸的程度:
(1)漏斗胸的容积:病儿仰卧位,用注入漏斗部位的水量来表示。
(2)漏斗胸指数:FI=(a b c/A.B.C)a:凹陷的纵径;b:凹陷的横径;c:凹陷的深度:A:胸骨的长度;B:胸廓的横径;C:胸骨角至椎体的最短距离。FI〉0.3为重度;FI〈0.2为轻度;FI:0.2~0.3为中度。
(3)胸脊间隙:胸骨与脊柱的距离L。L〉7cm为轻度,L=5~7cm为中度,L〈5cm为重度。
2、胸部摄片:正位片示肋骨平直,前肋向前下方急剧倾斜下降;侧位片显示胸骨下端明显向后凹陷;脊柱有侧弯,心影向左移位,膈肌位置正常。
3、肺功能:用力呼气量和最大通气量明显减少。但是小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此项检查。
4、EKG:提示心脏移位。
5、CT:更准确地了解畸形的程度。对术前及术后畸形改善情况能清晰显示,并可判断手术效果。
【治 疗】
1、手术适应症:
(1)美容及心理需要:胸部外形不正常,患儿有消极自卑心理,一般应在学龄前予以纠正。
(2)有呼吸功能不全、活动受限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者。
(3)漏斗胸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可同时矫正。
(4)手术时间:1~2岁有明显畸形者,即可手术矫正。最佳手术年龄为2~5岁,此时畸形局限在肋软骨,肋骨受累较小,且尚未形成继发性脊柱侧弯。
(5)手术治疗的指征一般为:FI〉0.25;漏斗胸凹陷深度〉2cm;或置水容量20ml以上。
2、手术治疗的目的是:
(1)矫正畸形,预防畸形所致的心理障碍。
(2)矫正畸形纠正已有的症状或预防症状的发展。
3、治疗方法:漏斗胸的治疗方法较多,过去使用的胸骨翻转法因损伤过大已不被大多数儿外科医师所采用。目前国际上被多数学者采用的是Ravitch手术,近年来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更趋向于微创手术,其中典型的代表是Nuss手术。
(1)Ravitch手术: 1949年由Ravitch报告,取前胸纵形切口(男)或横形切口(女),切开皮肤和皮下后,胸骨前中线切开深达骨膜,两侧胸大肌向外侧翻转 ,以暴露全部肋骨,腹直肌及肋弓处腹肌切断并转移,术后再修复原形;行肋软骨切除,保留骨膜,完整修复缝合骨膜;胸骨后钝性推开两侧壁层胸膜,第二、三肋软骨无畸形时予以斜行切开;胸骨截骨,修剪胸骨,年长儿或Marfan氏综合征者,常须在胸骨下置Kirschner针;纵隔胸骨后置引流管。这样使胸骨及前胸壁上举抬高纠正畸形。该手术的优点是:效果可靠,一般矫形效果满意。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皮肤切口较长;手术后有气胸、血胸、感染、支架断针、术后前胸不平整,复发等并发症。
(2)Nuss手术:是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方法之一。1998年由Donald Nuss首先报告。是不切除也不切断肋软骨,通过植入强力金属棒来支撑凹陷的胸壁达到矫形的目的。该手术要点是:术前根据患儿胸廓选择恰当弧度的金属棒,术前两天应用抗生素,全麻肌松下手术。两侧胸壁切口,选择好肋间隙,进入30cm长的Kelly弯钳,通过胸骨后至对侧,并适当扩大隧道,经导引带导入1.5cm宽2cm厚的金属棒,此时金属棒的弧度凹面向前,待调整好位置,注意考虑到胸骨的压力,适当再调整金属棒于矫枉过正位。应用持握器(Vice grip)将金属棒翻转180度,使其凸面向前,从而将凹陷的胸骨支撑到达前胸满意的位置。
必要时用同样的方法放置第二金属棒。牢固固定金属棒的两端,如果不稳定,可增加2~4cm的横行棒连接固定两根金属棒。手术后终末正压通气,消除气胸,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确定无气胸,手术后应用镇静剂以防脱棒。逐渐活动,两年后全麻下取出金属棒。Nuss手术报告以来,有许多作者报告了应用改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经验,其适应征和禁忌症尚需进一步探讨,据报告对称性或合并扁平胸的漏斗胸应用Nuss手术效果较好。手术后脱棒、复发、气胸、并发症均有报告。与传统Ravitch手术效果的比较,尚需更多的临床验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