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静脉后输尿管是泌尿外科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腔静脉发育异常导致输尿管位置及走行改变,引起输尿管排尿不畅或梗阻致使右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最终使右肾功能丧失。1893年Hochsteller首先在尸检中发现本病。该病早期无症状,常于30―40岁出现症状,主要由右输尿管受压后尿液排出受阻所致的腰腹部胀痛,合并感染或继发肾结石时可出现肾绞痛、血尿,严重者可致患者肾功能丧失。本病以往术前常难以确诊,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根据X线表现可将腔静脉后输尿管分为两型:Ⅰ型(低襻型),常见IVU表现为右侧输尿管扩张,然后弯向中线呈“S”型,通常在第3、4腰椎水平与锥体重叠,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及中上段输尿管积水。Ⅱ型(高襻型),IVU及RGU检查时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部分和肾盂几乎在同一水平呈倒置L形或镰刀状,肾脏正常或轻度积水。此型罕见,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畸形相混淆。
为解除梗阻和矫治潜在性的解剖畸形需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病例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即通过切断上段输尿管,移位到腔静脉之前使输尿管复位,解除压迫,再行输尿管端端吻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