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 IC)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
间质性膀胱炎对于泌尿外科、妇产科医生仍是一大未攻克的难题。
一、定义:
间质性膀胱炎(IC)是膀胱功能紊乱的慢性炎症,是一种以尿频、尿急、尿痛、性交困难、夜尿、慢性盆腔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
二、认识IC 的历史
1808 年,Phillip 、Syng、Physick 医生在临床教学中提出膀胱炎症“溃疡”也可引起严重下尿路症状。
1836 年,他的学生Parrish将其记入教科书中,
1887年,Skene首先正式命名为间质性膀胱炎。
1915年Hunner最先报道膀胱壁上出血区后来称为Hunner 溃疡。
三、IC 的分类
溃疡型(典型IC) :上皮异常和特征性炎症细胞侵润, 膀胱内一氧化氮(NO) 的含量很高; 可结合生长因子的蛋白聚糖,如CD44 等的表达在溃疡型IC 中明显高于非溃疡型IC
非溃疡型(非典型IC):炎症反应轻。
近期研究提示,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和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可能是IC 的不同形式 。
四、流行病学
世界范围来说, 在8/100 000~ 10/100 000之间
芬兰为18.6/100000, 荷兰为16/100000,
日本4.5/100000, 美国60/100000。
中国尚无相关统计资料报道。
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约9∶1)
平均发病年龄为42~48岁。25% 年龄小于30 岁
近年来, 儿童发病亦有增高趋势
白种人明显高于其他种族,黑种人罕见发病
患者家族成员IC 发病率是正常人的17 倍
男女症状并无明显差别
自述抑郁、疼痛和受教育的程度与IC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常伴发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类风湿、肠易激综合征
症状持续时间自1~10年不等。
以亚急性症状起病,然后维持在慢性症状的平台期
五、病因和病理生理
1、 膀胱壁粘膜层粘多糖的缺陷 导致内皮功能紊乱, 从而导致移行上皮暴露于尿液中的毒素引起弥漫性的透壁性炎症。
2、 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 各种原因促发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 引起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 从而释放各种炎性介质使膀胱更加易于损伤, 激发免疫应答引起IC 特征性溃疡。
3、 感染 部分病人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病史。
4、 内分泌影响 女性经期IC 的表现会加重, 雌激素可能通过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在IC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5、 尿液毒性成分 尿液中一些小分子阳离子或难以培养的致病菌,损伤尿路上皮和平滑肌细胞。
6、 神经源性异常 认为IC 可能是一种慢性内脏疼痛综合征。研究证实IC 膀胱神经纤维密度增加。细胞外的三磷酸腺苷(ATP)起着一种感觉神经介质的作用来传导疼痛感觉,IC患者的膀胱神经周围有高浓度的P 物质存在。
7、 其它 缺氧,精神紧张等。
六、 临床表现
最早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夜尿增多。
会阴或者骨盆疼痛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盆腔炎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排尿后症状会获得缓解
情绪低落
误诊为尿路感染、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疾病
七、 诊断
为排除性诊断:
①临床症状为主
②排除尿路感染:小便常规无白细胞;尿细菌培养和药敏阴性
③尿动力学: 膀胱容量减低, 流速减慢, 残余尿增加。作为诊断标准之一存在争议主要优势诊断过渡活动性膀胱。
④B超、CT、尿脱落细胞检查:排除盆腔部及泌尿系统肿瘤
⑤排除妇科疾病
⑥膀胱镜检查、麻醉下的膀胱水扩张:金标准,但敏感性较差
溃疡型(Hunner 溃疡):膀胱底或者侧壁可见一个或多个小的溃疡,发现率大约10%。
非溃疡型:膀胱粘膜多片状变红,或草莓样出血或点状出血,见于90% 的病人。⑦膀胱活检,排除原位癌,肥大细胞被认为是诊断标示物之一
⑧钾敏感试验 1994 年由Parsons 等介绍,检测膀胱上皮通透性。钾离子通过不完整的粘膜屏障使粘膜下感觉神经末梢去极化从而产生疼痛症状。患TC病人对钾激发试验特别敏感,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
阳性率可达75%。其缺点是25% 的IC 病人得不到诊断
假阳性:逼尿肌不稳定(25%),放射性膀胱炎(100%),
细菌性膀胱炎(100%)病人。
八、 治疗
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可缓解症状但易复发,不能治愈,
1 、一般治疗
心理治疗
改变饮食习惯: 少食酸性食物,避免食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巧克力等),进食维生素和矿物质(V itA、B6、E、C 及b2胡萝卜素和钙镁) 等可改善IC 患者的症状[。碱化尿液,
2 、膀胱扩张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IC 的方法, 主要是增加膀胱容量, 减低排尿间期时间。可明显缓解症状,其机制可能为新生上皮细胞取代无功能上皮细胞, 或者是去神经以减少神经受损带来的疼痛。缓解率20%~60%。对膀胱容量>150ml的患者效果更佳
3、 药物治疗
3. 1、 膀胱灌注药物
①二甲基亚砜: 1978年FDA批准唯一认可的膀胱内用药,IC标准治疗方法。
消炎止痛、松弛肌肉、溶解胶原、抑制肥大细胞、抑菌和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症状缓解率65% ,复发率下降52%,
②肝素:抗炎和抑制膀胱挛缩。
③卡介苗(BCG) : 抑制T 淋巴细胞的作用。膀胱内给药被证实6010% 的患者有效, 8910% 的患者两年症状缓解。
④透明质酸:促进葡萄糖胺聚糖层的恢复, 缓解疼痛和尿频。
⑤碘伏膀胱灌注:对膀胱黏膜氨葡聚糖( GAG) 层有保护作用
⑥ 二线方案:逼尿肌A型肉毒毒素,去传入药物灌注(辣椒辣素)
3. 2、 口服药物
①戊聚酸钠: 为葡萄糖胺聚糖, 能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和恢复, 减轻疼痛, 改善尿频的症状。 被用作IC 治疗的一线药物和FDA 认证的唯一的口服有效的药物。
②抗组胺药: 有克敏能、安泰乐、西米替丁等,一般服用3 周才显效。
③抗生素: 长期预防性用药对一部分IC 病人有用。要反复试验才能确定
④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烦躁和焦虑是IC 的明显诱因,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对IC 的缓解有一定作用, 是治疗IC 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4、 神经调节治疗
盆底人工物理疗法:减少神经源性刺激和减低敏感性。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
5 、外科治疗:
IC 病患选择外科治疗仅是一小部分(少于10% ) ,
难治症状或者保守治疗无效。
成功率是相当有限的。
方法:包括经尿道切除或者激光切除溃疡处,
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是间质性膀胱炎治疗的最终方案,但生活质量差。
术前应当充分向患者说明手术可能的死亡率,选择须慎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