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童的增加,隐匿阴茎发病率近年不断增加,并成为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的的问题,但临床对其治疗有较多的误区,有些医生认为隐匿型阴茎只是处于发育期的阴茎,青春期后会自行缓解,没有认识到此病的存在;有些医生将此病误认为包茎或包皮过长而行包皮环切术,加重了阴茎皮肤的缺损,甚至手术本身成为了隐匿型阴茎的一个医源性因素,使将来的治疗变得更为困难。因而,有必要对这一疾病的一些相关问题加以明确。
(1)隐匿型阴茎的解剖概要
正常阴茎肉膜与皮肤及其深面的Buck筋膜疏松附着,向近侧延伸与腹壁浅筋膜浅层和深层相续。肉膜有很强的弹性,因此阴茎体可在皮下自由滑动。而隐匿形阴茎患者由于肉膜层发育异常,变成了没有弹性或弹性很差的增厚的纤维条索或纤维筋膜附着于阴茎的基底部,因此将阴茎体向近侧牵拉,限制了阴茎伸直,并将其固定于耻骨联合下方,同时还将腹壁皮下筋膜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牵向远侧,使阴茎埋藏在臃肿的皮下脂肪组织中。
(2)隐匿型阴茎的诊断及鉴别
隐匿型阴茎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但常不被家长所认知,以致就诊较晚。它是指耻骨部脂肪过多,而附着于阴茎体的皮肤不足,以致阴茎隐匿于耻骨部的皮肤中。目前,对隐匿型阴茎的发病机制、冠名及诊断争议颇多,至今未达成统一。国外学者认为有许多不同的发病机制可阐明阴茎的隐匿表现,其中回缩型阴茎是由于发育不全的纤维索把阴茎连接到耻骨前的组织上所致。并提出了埋藏阴茎的概念并阐述了它的机制,认为埋藏阴茎是一种阴茎被埋藏在皮下组织中的先天畸形,阴茎体和龟头发育良好,阴茎皮肤的缺陷则归因于胚胎发育中肉膜肌层的异常附着。国内有学者认为,回缩型阴茎及埋藏阴茎均属于隐匿型阴茎,可通过下述方法来证实,即牵拉阴茎头后放开,如阴茎可伸出包皮外,但很快回缩进去即可诊断。另外,在临床上还需要把隐匿型阴茎同包茎、蹼状阴茎、小阴茎鉴别开来,此类疾病易被忽视与混淆。包茎是指包皮口狭小,不能将包皮向上翻起显露出阴茎头,而阴茎体完全显露,阴茎皮肤滑动性良好。蹼状阴茎外观可见从阴囊有一条薄的皮肤延续到阴茎腹侧,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小阴茎则是指阴茎外观正常,但海绵体细小,患者常合并双侧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垂体功能减退及肥胖等内分泌异常,需行系统的内分泌检查方可诊断。
(3)隐匿型阴茎的治疗
因为隐匿型阴茎有不同的病因学说,故在治疗上应根据其病理生理学研究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术方式,方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目前常用的矫正手术有标准的阴茎脱套式手术、阴茎体纤维瘢痕切断术、下腹部耻骨前脂肪切除术、局部皮瓣重建阴茎皮肤及阴茎阴囊角成型术等。在临床上治疗隐匿型阴茎也本着上述原则。在Devine手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病因,手术步骤及侧重面有所取舍,最终使阴茎体完全松解,前伸良好,恢复了阴茎阴囊角的外观,阴茎皮肤充分。不足之处在于环形切开阴茎皮肤、肉膜使淋巴管受损,术后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的淋巴水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