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肾脏病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感觉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它的发病率很高。现在我先给大家一讲一讲肾脏病的现状,然后怎么预防,肾脏病到底怎么管理。
肾脏病其实一点不可怕,如果管理好了,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以前我们很疑惑,以前有很多观念,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很多的概念,造成医务界和病人之间的沟通有很大的困难。最近这几年,国际上把慢性肾脏病(CKD)的概念统一起来,大家的交流比较容易了。慢性肾脏病是指: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肾脏的损害或者肾功能的下降,如果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就可以定义为肾脏病。CKD主要是肾脏结构的异常,或者小便里有血尿,即使肾功能没有下降。还有,即使没有这些异常,肾功能已经下降,这两种只要超过3个月,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对老百姓来说,大多数的肾脏病都是慢性肾脏病。医学界把慢性肾脏病分成不同的期,因为不同的期,管理的方法不大一样,分期也有利于学术界的交流。
第一,如果肾脏功能是正常的,但是小便里面检测有血尿、蛋白尿,即使肾功能正常,这也是肾脏病的一期。如果肾脏功能下降,就是二期。如果CKD到了30以上,就是3期。以上就是4期,需要透析。
有的人问我的肾脏病到底是几期?有一个公式,如果到医院检测血肌酐浓度。分期有利于医患的交流和疾病的管理。如果算出来,我的CKD是四期了,是不是需要透析了?不是这样,只要我们管理好了,它就不会继续发展恶化。即使是CKD5期也不见得马上达到透析的地步。
大家说,慢性肾脏病的些病人,好象离我们很遥远。不是这样,第一个数据是在石景山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在40岁以上正常的健康的成年人当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是11.3%,也就是说,40岁以上的人,10个人中有一个是肾脏病的患者。同时在广州做的调查和天津做的调查也发现,成年人里面10个人中就有一个肾脏病患者。
前几天,在北京市又做了一个调查,在18岁以上的人群中,也是10正常人里面有一个是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可见发病率非常高。但是,很遗憾的,大多数的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脏病,患病知晓率只有十分之一,即10个病人里面只有一个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脏病。不知道,这个疾病不断进展,我们知道了,如果我们去防治它,预防它,它就不进展,不预防就无形当中进展,它就是一个无形的杀手。随着年纪的增高,年纪最大,肾脏病的患病率越高。在60岁-70岁人群里面,肾脏病的患病率将近20%,70岁以上更高,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人里面,1/4的人是有慢性肾脏病的。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更可怕。香港地区曾经做个一个调查,大概20%的人尿液检查是有异常的,但这些人外表看起来是健康的。台湾地区的医生也做了一个调查,在CKD3期以上,就是肾功能已经不全了,在一个人群里面,6%的人肾功能已经下降了。肾脏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但早期的慢性肾脏病的病人患病知晓率非常低,全世界都是一样,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脏病,这才是真正可怕之处。
为什么慢性肾脏病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的老龄化。人活的年纪越大,脏器功能就越来越低,肾脏是一个很重要的脏器,不难理解,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慢性肾脏病会越来越常见。还有,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现在糖尿病的病人越来越多、高血压的病人越来越多有关,这些病经过一些时间,会导致肾功能的下降,肾功能会越来越不好。还有一个就是药物的滥用,现在的药店到处都是,不舒服就自己去买药,这也导致了肾功能损害的人越来越多。在过去看到肾功能下降的病人里面,1/4是因为药物引起的。
还有,感染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知晓率和检测率比以前还是提高了,现在体检逐渐普及了,我们发现肾脏病的机会越来越高。上面谈了肾脏病发病人数很多。但感冒也多啊,肾脏病跟感冒并完全不一样,因为肾脏病的治疗费用非常高,如果肾脏病不治好,发展到透析,一个普通的病人一年要花6万到10万元钱,所以透析在医疗保险里面是属于大病,这部分是属于特殊的报销,国家用了很多钱在这部分治疗。如果我们不去预防,不去做好它的防治,我们国家的负担会越来越沉重。
肾脏病怎么预防?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第一级预防,是让那些没有得肾脏病的病人不要得肾脏病,对肾损害的高危人群,甚至是普通人群进行筛查或者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或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在社区,在病人的家庭。
我们需要知道,肾脏是怎样工作的?肾脏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在人体脊柱的两旁。肾脏有肾小球、肾管。肾脏的主要功能很简单,我们把肾脏比喻成一下水道,清除多余的水分和毒素。肾脏的功能一个是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控制体液,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控制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维持健康的骨骼。
做好肾脏病的一级预防,我们首先要知道哪些人容易得肾脏病。糖尿病病人,他们是非常容易发展到肾脏损害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这是社区非常常见的。老年人、肥胖的人,肥胖人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我国或者西方国家都发现,对透析的人的家属得肾脏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病人;长期服用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关节炎,长期服用止痛的药,也容易造成肾脏损害。所以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要做一些常规的筛查,及早发现这些人有没有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怎么发现?一个是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筛查。另外,要注意这些病人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但是很遗憾,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往往没有肾脏病特有的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其他疾病也可以出现。慢性肾脏病的症状有哪些呢?疲乏,工作之后感觉到累,精力不充沛,注意力不特别集中,食欲不好,睡眠不好,抽筋,相对特殊的表现就是病人可能会双下肢的水肿,眼睑水肿,皮肤干,病人原来晚上不起来小便,现在晚上要起来小便,这个时候很可以提示你的肾脏有问题。小便的时候经常有泡沫,这并不代表肾脏有问题,蛋白尿的泡沫往往是很细的泡末。小便后尿液形成的泡沫长时间不破灭,往往提示小便里面有一些蛋白,肾脏可能有损害。所以,社区的医护人员或者病人发现这样一些症状,或者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希望能够注意自己有没有肾脏的损害。
大家说怎么知道自己的肾脏有没有损害?一个是前面有一些临床的症状,另外就是做一个尿常规的检查,可能会发现血尿、蛋白尿,或者什么都没有,或者做一个血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查。小便里面可能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血肌酐可能增高,也代表肾脏功能损害。还有就是做肾脏超声波的检查。所以,发现肾脏病非常简单,尿常规,血常规和肾脏功能的检查,以及肾脏超声波的检查都是检测出肾脏病的有效方法。
如果我们发现了自己肾脏确实有损害了,小便里面有血尿、蛋白尿或者肾功能下降,怎么办?作为在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病人,要考虑到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诊断思路。肾脏病是由很多种组成的,慢性肾脏病不是一种疾病,有很多种,其中有些是很容易治疗的,有些治疗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所以,一旦我们发现小便有异常或者肾功能有异常的时候,首先要看诊断是不是准确,是不是有误差,确定自己真的是不是得了肾脏病。如果复查发现真的得了肾脏病的人,需要考虑,我们的肾脏病到底是什么疾病引起的。肾脏病比其他疾病更容易诊断。在肾脏病的表现里面,可以分成不同的综合征: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病综合征等。
任何一个慢性肾脏病的病人,首先要考虑到是不是全身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果排除了继发性肾脏病的时候,才能够诊断这个病是原发于肾脏的疾病。因为继发性的是完全可以治愈。所以,常见的糖尿病、肾病、类淀粉样变等都可以引起肾脏病。
除了肾小球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肾小管、肾间质疾病,这些是可以治疗的。包括,慢性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止痛药肾病、重金属中毒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治愈的。
我们要知道慢性肾脏病的特点,肾脏病往往是跟随患者一辈子的疾病,而且往往伴随其他疾病。特别是随着患慢性肾脏病日期的逐渐延长,我们的全身系统,包括心血管、脑血管的疾病,都可能会出现,这些疾病很多不能治愈,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控制它们不进展。关键的是,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不是仅靠医务人员,而是靠病人的自我治疗。所以慢性肾脏病要想控制得好、预防得好,很重要的是病人要主动参与治疗安排,而不是一切听从医护人员的。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里面,很重要的特点,是药物只起到辅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是至关重要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慢性肾脏病因为是终生伴随患者,所以治愈不是我们的目标,恢复正常的生活才是我们主要的目标。现在我们发现很多人体检后发现自己有肾脏病,马上就病退,马上就不工作了,这是非常不利的,他们应该恢复力所能及的正常的工作。
慢性肾脏病与急性疾病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急性疾病是说我得了这个病,要养病,在家里休息,疾病好了之后再工作。慢性病不是这样,养病永远养不好,可能越养越不好。CKD治疗的目标是康复而不是治愈。病人生活方式的调整是CKD防治的关键而不是药物。医护人员是专业上的导师,而不再是单纯开药,要教给病人恰当的知识,指导他们掌握相应的技巧来改变生活方式。病人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的各项决策中来,病人的自我管理是疾病防治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社区的医护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所有的慢性疾病和慢性肾脏病是一样的,我们的整个工作理念要发生变化。一位慢性肾脏病病人一年中跟我们医护人员接触的时间是很短的,一个月可能就10分钟、15分钟跟医生在一起,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自我治疗,我们的社区工作者应该意识到,病人是在家里自我进行治疗,这与我们治疗急性阑尾炎等外科治疗是不一样,惟一是必须让病人掌握防治技巧、掌握防治知识,让病人自我管理,这个疾病才能得到控制。为什么我们国家包括西方国家,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率非常低?这与我们的医疗模式有关,医生只知道给病人开药,病人只知道吃药,病人不知道在家里自我防治。所以,我们的一个思路是,想办法把病人和家属培养成自我照顾的医生,在这个小范围里掌握的知识不需要很多,在这方面患者及其家属应该成为这个疾病治疗的专家,而不是单纯依靠医护人员,因为这个疾病的特点决定了,如果你自己要依靠医护人员,这个病是控制不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