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诊断和切除,是治疗胃癌的首要手段。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及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微、康复和出院快等特点,已成为早期胃癌的微创手术的方式之一。胃癌内镜治疗的根治切除前提条件包括:1)无淋巴结转移;2)水平方向(黏膜内浸润范围)和垂直方向(浸润深度)有足够的安全切缘;3)术后切除标本可进行详细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1、胃黏膜内癌的内镜治疗适应证
早期胃癌浸润生长包括水平方向(表层浸润)和垂直方向(深部浸润和向胃腔的突起),表层浸润表现为病灶大小,而垂直方向浸润表现为胃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这些情况决定可否行内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胃癌内镜治疗的根治切除的前提条件是无淋巴结转移,水平方向(黏膜内浸润范围)和垂直方向(浸润深度)有足够的安全切缘,术后切除标本可进行详细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其内镜治疗具体适应证为:所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无溃疡糜烂的分化型黏膜内癌,直径3 cm以下的有溃疡糜烂的分化型及2 cm以下的无溃疡糜烂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直径3 cm以下无溃疡糜烂的分化型黏膜下层癌,直径2 cm以下无溃疡糜烂的未分化型黏膜下层癌。
2、胃癌内镜病理组织学完全切除的判定标准
近年来日本胃癌研究会胃癌内镜治疗委员会建议标准:1)完全切除:组织学断端阴性,补充的内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无癌组织残留;2)相对非完全切除:组织学断端不明或阳性,在未进行进一步治疗时补充的内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无癌组织残留;3)绝对非完全切除:补充的内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有癌组织残留。文献报道影响癌细胞残留的因素包括癌灶大小与部位;癌组织类型;癌浸润界限的诊断明确程度。
3、内镜疗法的优缺点
优点:1)创伤小,术后脏器功能恢复迅速,疼痛轻微且可早期离床;2)在闭合条件手术,避免开放性手术外源性因素的影响;3)治疗同时可录像,为术后再治疗和学术交流提供直观的图像资料。缺点: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果证实断端癌残留或癌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以下病例,则需要再补充腹腔镜下手术或外科根治术。
4、胃黏膜内癌的内镜治疗方法
1)内镜黏膜切除术 即通过吸引或用钳子将病变处牵起呈息肉状,然后借助套圈将病变切除的方法。EMR治疗方法有剥脱活检法、内镜双套圈息肉摘除法、高渗溶液肾上腺局部注射法、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切除术及内镜下吸引黏膜切除法。
2)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是利用多种内镜用刀切开病变周围黏膜,沿着黏膜下层进行剥离的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适于胃任何部位的无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癌灶,操作简便。包括IT刀、hook刀、Flex刀、三角形刀、针状刀等。ESD具有如下优点:1)ESD可整块切除范围更广(>2 cm)的病变,并可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切缘有无癌细胞残留,在日本等已经应用于早期食管、胃及大肠癌的治疗;2)部分溃疡性病变也可切除。其手术时间较长,有合并出血及穿孔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