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神经损害及视野改变的一种可致盲眼病。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0.21-1.75%,40岁以上人群为1.40%,青光眼致盲者占盲人总数5.31-21.00%,由此可见青光眼危害的严重性,以及其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原发性青光眼在临床上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两大类:
一、什么叫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又称急性青光眼,俗称“快速杀手”,是由于前房角出现狭窄、闭塞,引起房水回流障碍,造成眼压升高,进而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系统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夜间突然眼胀伴头痛,恶心呕吐,虹视。如得不到及时的确诊治疗,患者会在几天内失明。
二、什么叫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俗称“隐蔽杀手”,病因到目前为止尚不明确,多数专家认为为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变性,致房水外流受阻所致。病眼前房角为宽角,患者多无自觉症状,病情进展缓慢,眼压常在30mmHg左右,甚至眼压不高,它往往造成视神经乳头和视野不可逆性的改变,但早期中心视力不受印象,故一般不易为患者早期发现,造成的后果往往较为严重。此种青光眼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占原发性青光眼的五分之一。
三、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所有青光眼共同特性是视力、视野和视神经的损害,不同的是闭角型青光眼破坏中心视力,……而开角型青光眼破坏的开始只是周边视野,最后在破坏中心视力(管状视野),患者早期可没有任何感觉,等发现时已经太晚,无法恢复视力。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中青年,甚至青少年患者,因错失治疗时机致残致盲,感到很惋惜。其实,要做到早期发现并不难,你可以在日常闲暇时交换遮盖一只眼,仔细观察远近物体以及上下左右的视野范围,如果有一只眼食物不清或视野缩小,应及时到有条件的眼科进行相关检查,检查项目一般包括视力、视野、眼压、房角和眼底等。这样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四、青光眼如何治疗?
眼科界普遍认为,闭角型青光眼应选择手术治疗为主,开角型青光眼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进展或患者无法按时用药的情况下,也应选择手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