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可以预防吗?
现代女性患上乳腺癌的越来越多,每年正以2.4%的发病速率递增着。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京、津、沪、深圳等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死亡的“第一杀手”。乳腺癌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乳腺癌发病前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做好乳腺癌的三级预防,是减少乳腺癌发病的当务之急。乳腺癌一级预防,是要针对着乳腺癌的发病原因进行预防。不良的生活习惯、无节制地抽烟喝酒,或把人工流产,或拒绝母乳喂养,或喜食高蛋白、高脂肪及油炸食品与乳腺癌发病有关,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要求广大女性同胞认识到这些致病的因素加以调节,从源头上做好消除乳腺癌致病原因的预防工作。当然还有像乳腺癌家族史和存在不良基因的因素,像安吉丽娜・朱莉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来降低患癌风险。
乳腺癌二级预防,是指一方面进行乳腺癌防治相关知识宣传,教会广大女同胞乳房自查的技巧,发现自己乳房有病变时,及时去医院就医,以防微杜渐。另外大力开展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在普查中可早期发现乳腺癌或癌前病变的病人,并给予积极治疗。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5-40岁的女性最好每隔1-2年做一次钼靶片,50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隔1年做一次钼靶片。而乳腺癌三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并积极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以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中医和生物治疗的综合、规范治疗,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如何科学认识欧美国家乳腺癌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
好莱坞性感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为预防乳腺癌,不惜“切除乳腺”。现年37岁的朱莉在《纽约时报》撰文,介绍她的母亲与癌症搏斗了近十年,并于2007年死于卵巢癌。医生通过基因测试,判断朱莉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非常高,分别达到87%和50%。为了将患病风险降至最低,朱莉决定接受手术,切除双侧乳腺,并再造乳房。目前,她患乳腺癌的几率已经从87%下降到5%。朱莉的决定得到了她的伴侣布拉德・皮特的支持。
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施尽早干预进行预防性乳房切除的理念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美国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很高,据统计,一个美国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1/8-1/9。与没有家族乳腺癌病史的女性相比,如果一级家属中有人患过乳腺癌,他们的家属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一级亲属包括母亲、姐妹、女儿。而且,家属诊断乳腺癌的年龄越轻,这种风险就越高。朱莉母亲因患乳腺癌于56岁去世,当有一名一级亲属罹患乳腺癌时,这名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是无家族史女性的1.8倍,其次,朱莉经检查,这是因为她携带了一种名为BRCA1的缺陷基因。
医生从家族史和基因判断,朱莉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而BRCA1、BRCA2是目前已经明确的与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女性一旦被确认携带突变BRCA1、BRCA2基因,患乳腺癌的概率更是成倍成倍地增加。据粗略估算,携带突变BRCA1基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超过80%,携带突变BRCA2基因的也达到60%以上。对于朱莉而言,预防性切除使她患乳癌的风险从87%下降到5%。在发达国家,对于一侧已患乳癌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切除对侧乳腺;为了把患癌风险降至最小,她最终决定采取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手术,术后患乳腺癌的风险降至5%。朱莉选择了保留乳头乳晕双侧全乳房切除,从乳晕做切口,切除全部的乳腺组织,同时还要让乳头、乳晕存活,并且做好了乳房重建,乳房形态不但没有改变而且更加挺拔,所以朱莉说自己“没有丢半点女人味”。因此说,朱莉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发达国家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施尽早干预的先进理念。
我国是否可以实行基因检测并进行乳腺癌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
在我国对怀疑乳腺癌前期病变而进行预防性乳房局部切除术,但是进行全乳腺切除还是十分慎重。事实上江西乳腺专科医院和国内其他一些乳腺专科也进行了少数多发性囊肿等一些癌变率高的良性的病例进行乳房切除加假体重建手术,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尚未见有报道因为乳腺癌家族史并携带突变BRCA1基因女性来做预防性乳房切除术的报道。
在我国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施尽早干预进行预防但是并不主张进行乳房全切。首先,与没有家族乳腺癌病史的女性相比,如果一级家属中有人患过乳腺癌,他们的家属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一级亲属包括母亲、姐妹、女儿。而且,家属诊断乳腺癌的年龄越轻,这种风险就越高。例如当有一名一级亲属罹患乳腺癌时,这名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是无家族史女性的1.8倍,而当两名亲属患乳腺癌时风险则增高为3倍,如果有三个以上亲属诊断为乳腺癌时其患乳腺癌的风险则升高为4倍。
但是在我国临床上,很多女性的一级亲属中有人罹患乳腺癌,她们却终身未患乳腺癌;也有很多乳腺癌患者,她们的亲属中也并没有人罹患乳腺癌。真正具有遗传性的乳腺癌仅占所有乳腺癌中的5-10%,在多数乳腺癌患者中并不存在相关基因的突变。在我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生概率并不高。国外的数据显示,白种人、犹太人,有乳腺癌家族史BRCA1突变的概率约30―40%,中国没有流行病学统计调查,但是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等医院做过一部分人群的抽样调查,其中浙江省妇保抽取的130多位被调查者,都是直系亲属中查出患有乳腺癌的,但这些被调查者的BRCA1突变的概率只有5%―10%。
BRCA1基因检查,尽管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但价格在1万元左右,从经济方面来讲让每个病人进行该项检测在我国不现实。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较低,且调查表明,我国患者BRCA1出现异常的比例不超过5%,远远低于西方,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还没得到验证,因此BRCA1并没有纳入我国乳腺癌检查的常规项目中。我国具有一些类似朱莉这类病人,即使发生基因突变,但突变位点不同,发生乳腺癌的概率也会有差别。由于人种差异,中国人和外国人导致乳腺肿瘤发生的关键突变位点其实也不同,甚至浙江和广东不同地区的人群中也存在差异,国外这方面的基因检测数据研究已经非常透彻,但中国还缺乏非常权威性的数据。因为进行突变基因检测并根据基因突变而切除乳腺还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也不符合中国人群。
乳腺癌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有几年甚至十几年,乳腺癌发病前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乳腺癌的预防还是要重视普通人群乳房疾病的筛查,通过早期筛查来预防乳腺癌,比如可以进行定期的彩超和钼靶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女性从40周岁开始,就应该定期接受乳腺癌筛查。40岁-49岁时,每年一次;50岁-69岁时,1-2年一次;70岁以上时,2年一次。而对于具有家族史的女性加强学会乳腺自我检查,同时每半年到乳腺专科医院检查1次。通过定期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文章